山东各地市县的由来 山东省及各市、县、区地名的由来一、山东省省名由来 山东,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秦据关中,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金代设置山东东、西两路,"山东"第一次成为政区名称。明初置山东行省,后改称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山东布政司。清初设置山东省,自此,"山东"正式成为本省的专名 二、济南市市名由来 济南因地处古四渎之一的"济水"(古道今为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公元前 16 年设立济南国。1929 年 7 月析历城县城和城外商埠及四郊设济南市。 市中区 辖区原为古历城属地,1955 年 9 月起称济南市市中区。因地处济南市市区中南部而得名。 天桥区 1955 年 9 月 8 日定名为天桥区,因辖区内建有横跨胶济、津浦铁路的天桥而得名。 历下区 春秋战国属齐国,因在历山之下而得名。1955 年 9 月改称历下区。 槐荫区 因其辖区内以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1955 年改称为槐荫区。 历城区 西汉景帝四年(前 153 年)设历城县,因处历山(千佛山)下而得名,1987 年撤县建历城区。 长清区 秦置卢县,东晋改为太原县,隋始名长清县,因境内有齐长城和清水而得名。2001年 6 月 26 日撤县设长清区。 章丘市 公元 556 年,高唐县迁至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596 年,改称为章丘县。1992年,撤县设章丘市。 平阴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 年)置榆山县,大业二年(606 年)改称平阴县。因境内地处古东原地平,又位于济水之阴而得名。 济阳县 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 年)置县,因其地处济水之北,故名为济阳县。 商河县 因有河水流经,故名河县,1086 年改为商河县 三、青岛市市名由来 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青岛地区昔称胶澳。1929 年 4 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 7 月设青岛特别市。1930 年改称青岛市。 市南区 1949 年 6 月 2 日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政府成立,12 月改为市南区公所,1951 年改为市南区人民政府。因位于青岛市市区的南端,故名市南区。 市北区 清属即墨县仁化乡,为青岛市辖区之一。境域变化多次,因地处青岛市老城区北部而得名。 四方区 四方区建于 1951 年,沿用原四方村之名。 李沧区 1994 年,青岛市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后设立。由原沧口区的8 个街道办事处、1 个乡和原崂山区的李村镇(崂山区政府所在地)合并后设置。 黄岛区 1979 年 1 月经国务院批准,将黄岛划归青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