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方炼化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山东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 2 0 1 4 年1 0 月 炼化产业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保障产业,为提升我省地方炼化产业发展水平、转变发展方式,制定本方案。 一、山东省地方炼化产业现状 我省炼化企业主要有中央企业、央企控股企业、地方企业3 类,一次加工能力合计 1 .8 9 亿吨。其中,中央企业一次加工能力 3 7 0 0 万吨,占 1 9 .6 %;央企控股企业3 9 5 0 万吨,占 2 0 .8 %;地方企业1 1 2 6 5 万吨,占 5 9 .6 %。 (一)规模效益明显提升 地方炼化是我省石油化学工业的主要产业之一。2 0 0 0 年经国家清理整顿后我省保留 2 1 家地方炼化企业,近几年,有9 家企业被中央企业兼并重组。到2 0 1 3 年底,我省共有地方炼化企业4 9 家,一次加工能力合计 1 1 2 6 5 万吨,平均规模 2 3 0 万吨,全年完成加工量 4 1 0 0 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3 3 6 0 亿元、利税2 1 0 亿元(不包括在海关缴纳的燃料油消费税约 1 6 0 亿元)、利润 5 0 亿元。与 2 0 0 0 年相比,我省地方炼化一次加工能力增长 2 5 .5 倍,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 7 5 .7 倍、3 5 .8 倍、1 8 .2 倍,一次加工能力和主营业务收入均占全国地方炼化的7 0 %以上,规模、效益在全国居首位。 (二)布局结构进一步改善 为适应国内外石化产业发展趋势,我省地方炼化产业加快了向油区、港口和石化园区集中的步伐,布局结构进一步改善。东营、菏泽、淄博、日照和滨州 5 市是地方炼化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其总能力占全省地方炼化产业的9 3 .6 %,其中,东营市约占 5 0 %(见表一)。 同时,上述5 个市炼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成效较为显著,初步形成了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产业协同发展的局面。东营市炼化能力在4 0 0 -7 0 0 万吨的企业有5 家,其总能力达到2 8 1 0 万吨,占全市炼油总能力的5 0 %以上;菏泽东明县以东明石化为核心,形成了炼油、化工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日照市发挥港口资源优势,集中布局石化产业,4 家炼化企业总能力达到1 1 3 0 万吨。 (三)骨干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经过多年培育发展,我省涌现了东明石化、海科集团、利华益、东营华联、汇丰石化、京博石化、金诚石化、垦利石化、恒源石化、滨化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这些企业2 0 1 3 年一次加工能力均达到了3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