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力,弹力,重力)实验探究练习一、实验,探究题1、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思路: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所示的是小明设计的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1)通过甲和丁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有关.(2)通过比较甲和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有关.(3)在本实验中,小明采用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法2、为了探究力能否使玻璃瓶发生形变,小林把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7-1-9所示。其中,细玻璃管上有刻度,便于观察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小林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于是他得出结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表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小华却认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可能是由于手挤压玻璃瓶壁时,瓶内水的温度升高所致,因此不能说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要求只利用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证明力能使玻璃瓶发生形变。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图7-1-93、课外学习小组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的关系”实验时,实验数据如下表。(1)在图16中画出弹簧伸长L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像。(2分)(2)根据实验数据,你认为用这样的弹簧能做一个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的测力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当悬挂物体后,指针指在25.5cm处,那么该物体向下拉弹簧的力是_____N。(2分)(4)如图17是两种材料在受到一定拉力作用下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图像。如果要制作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材料____(填“甲”或“乙”)制作的弹簧秤。(1分)4、某校物理实验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断重力方向”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1)第一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上表:①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②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2)该组同学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操作如下:①将该装置放在桌面上如图所示位置后,剪断悬线OA,小球会(竖直/垂直)下落;后逐渐减小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当悬线OA与虚线重合时则说明桌面(水平/不水平);。②在图中画出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5、完成下述关于重力大小影响因素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物体的重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建立假设】假设1:重力与物体的体积有关.假设2: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实验验证】采用如下两个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检验.【方案一】检验假设①:测得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铜块,木块的体积较大,然后测出两者受到的重力相同,说明重力跟物体的体积无关.【方案二】检验假设②:测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铜块的质量较大.然后测出两者重力,铜块的重力较大.说明假设2成立,且质量越大,重力也越大.(1)实验前,甲同学认为手头只有刻度尺,无法完成实验.所以他到实验室借来两件测量仪器,它们分别是.(2)乙同学认为应将方案一中的木块换成橡皮泥,操作将更简单,理由是.(3)丙同学说:一桶水比一杯水重,一块石头比一粒沙子重,重力就是跟物体的体积有关呀!怎么从实验中却得到“重力跟物体的体积无关”的结论呢?三位同学又利用铜块和铝块进行了一些实验,数据记录如表:铜块(ρ铜=8.9克/厘米3)铁块(ρ铁=7.8克/厘米3)体积(厘米3)123123重力(牛)0.91.82.70.81.62.4丙同学仔细观察了表格,拍了拍脑袋说:“哦,我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答:.6、图甲为著名的厦门“怪坡”。在怪坡上,“车倒爬,水倒流”。科学家实地测量却发现。95m长的怪坡“坡顶”比“坡底”还要低1.6m,但受周围参照物的影响产生了错觉。由此可见,“眼见为实”有纰漏,科学测量明真相。(1)水平仪放在水平位置上时,重锤线位置如图乙(a)所示;放在怪坡上时重锤位置如图乙(b)所示,此时水平仪(选填“左”或“右”)侧偏高。(2)图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