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插图提高低年级学生说写能力的”实践与研究作者:凌彩娟发表时间:2012-12-03阅读:622次【字号:小中大】发布人:一、我的教学问题与困惑(现状)曾经看到过一位教师上《画家和牧童》:师:孩子们请看课文插图,“画错了,画错了!”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这声音好象炸雷一样,大家都呆住了,有的——生:有的张大了嘴。生:有的瞪大了眼。生:有的无话可说。生:有的一动不动。生:有的盯着牧童看。这位教师巧妙地利用课文中的插图,通过观察插图和说话把语言文字符号迅速地转换成形象,“呆住了”一词,在学生头脑中就不抽象了,而是具体的形象,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利用课文插图可以有效地帮助低年级学生形象地理解语言,有利于词语的积累。小学语文课本的每篇文章都配有插图,它们与课文相辅相成,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文本插图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对指导小学生看插图的认识不够,甚至有个别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忽略了指导看图这个步骤。基于此,笔者希望通过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寻求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提高低年级学生说写能力方面的有效教学策略。二、我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1.认为插图只是课文的点缀。一些教师认为,课文内容大多通俗易懂,插图只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视觉,也不复杂,不必在它上面花太多的工夫。诚然,课文的插图大多是单幅图,初看不难理解,但深入挖掘,就会发现图画的背景、着色、点缀物、人物关系、表情、动作等,随着课文内容的展开而体现出丰富的内涵。2.认为幻灯片、辅助视频资料可以代替插图。幻灯片、辅助视频是课本插图的延伸,是课文内容的演绎,对学生完整理解课文有好处,但不能因此而忽略了课文里的插图。播放幻灯片、辅助视频时,大多数学生只是被画面的新奇、时尚所吸引,而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让他们自己组织语言进行表达,进而引导他们去感悟课文,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三、我对此问题的检索及思考我通过网络的检索了解到,一些教师在利用课文插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作了探索,如论文《如何用好课本插图之我见》、《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插图的作用》、《用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而有些教师在利用插图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形成了论文,案例。如吴素琴老师的《利用插图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低年级教学中利用课文插图提高学生说写能力》。这些论文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或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利用插图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希望通过思考与研究,认识到课文插图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并将它充分利用好,能够切实提高低年级学生说写能力。一二年级,我重点利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三年级时,我利用插图重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四、我对课题的界定“说写能力”是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新课标提出:“口语交际是一种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我们应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交际。”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1~2年级)的写话目标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总是伴随着良好的情感体验。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对交际与习作(写话)的兴趣。低年级的课文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让学生写一写,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五、我拟采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及具体步骤(一)确定研究对象本校低段学生。(一—三年级学生)(二)研究策略(一)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口表达能力1.利用插图训练学生讲规范话。小学低年级要为表达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一时期往往也是孩子们语病多发时期,指代不明、语句不连贯、不通顺,不完整,意思不清的现象常有发生。因此,引导低年级学生把话说完整,说规范至关重要。低年级课文插图生动活泼、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