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科学技术史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版)(学科名称:科学技术史学科代码: ) 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掌握坚实的科学技术史基础理论、方法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文献搜集、整理、分析和概括能力以及文字功底,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够胜任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和教案等工作。 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应掌握坚实宽广的科技史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具有独立从事科技史教案、研究以及相关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二、研究方向1. 数学史,2. 物理学史,3. 化学史,4. 天文学史,5. 地学与灾害史,6. 生物与医学史,7. 工艺技术史,8. 科学思想史,9. 科学社会史,10. 中外科技交流史,11. 科技发展与科技政策,12. 科技史综合研究。三、招生对象2 / 5 硕士招收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理科和文科毕业生,考生一般应具有学士学位。博士招收具有硕士学位的硕士毕业生,考生应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外语基础。四、培养模式及要求本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共分三种:硕士生培养模式,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普通博士生培养模式。()硕士生培养模式: 适用于通过硕士研究生招生统考或免试推荐等形式取得我校硕士研究生资格、但未进入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者,学制为年。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前,必须修满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为学分,基础课,专业课学分,开题报告学分,学术报告学分,同时合格完成篇研究习作。() 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在读硕士研究生入学年后,在完成硕士阶段基本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若通过博士生资格考核,可以取得硕博连读博士生资格,其中博士阶段学制为年。 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 必须修满学分 (包括硕士阶段)。其中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政治)合计学分为分,基础课合计学分,专业课合计学分, 开题报告学分, 学术报告学分, 至少参加一次高水平学术会议,篇研究习作。()普通博士生培养模式: 适用于已取得硕士学位, 通过我校博士生入学考试者,学制为年。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 必须修满学分。 其中公共必修课 (英语、政治)学分为分,基础课学分,开提报告学分,学术报告学分,至少参加一次高水平学术会议。五、课程结构研究生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 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