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稳促调惠防” 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研报告“稳促调惠防”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研报告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这项审计工作是对于审计机关能否切实担当起重大政策落实的“督查员”使命的全面检验。以下是经过专项审计调研,对于“稳促调惠防”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与对策分析的粗浅理解,不足之处请指正。一、重点建设项目推进方面(一)项目进度缓慢。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方自筹资金未及时到位。根源在于地方财政在目前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中机动财力有限,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地2 / 9方工业建设配套基础设施的投入已然使地方政府的债务在逐年增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能力在逐渐减弱,少数地方政府所实施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工程资金结算出现困难也是农民工为工资上访的原因之一。二是前期可行性研究等准备工作不充分。由于地方存在争取上级财政项目资金的内在性驱动, 而对于项目建设的前期可行性研究论证和准备工作往往是临时上马显得极为草率、粗糙,停留于纸质文本的准备。例如 : 某市申报了一个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厂址选定在市郊, 项目总投资万910 元,中央预算内投资780万元,地方财政投资 230万元, 实际在项目批复后开始建设后测算发现,该项目征地拆迁费用需要620 万元,设备购置 760 万元,项目完成需投资1630 万元,同时地方财政投资难以到位,造成该建设项目未启动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780 万元到位后闲置。3 / 9三是建设资金挪用于其他项目。在地方财政资金管理中,由于地方财力有限,而地方又确实存在一些地方政府规划、群众放映比较强烈的涉及民生、社会生活福利、招商引资等亟待建设需要地方筹资的项目,比如:在地方人大政协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的改善学校周边道路照明设施、城镇背街小巷改造等提案中的城市基础设施。而地方政府的事权支出与财力之间存在不匹配的矛盾,这种情况下出现挪用上级财政建设项目资金违法行为就具有其必然性。解决上述问题, 一是要督促地方政府增强大局意识, 深刻领会中央一系列“稳促调惠防”政策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民生发展的科学性、必要性,财政本级自筹资金要及时到位, 同时完善中央预算内投资建设项目中长期管理机制。对于资金不到位、建设项目不能如期完成的地方,制定后期项目申报资格的惩戒措施,另一方面是要强化问责,通过行政问责、严肃落实追责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