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堂实录一、读文导入师:二千多年前的那个不知是春天还是秋天的晚上,一豆青灯之下,一位鬓发斑白的老人,就着数片烘干的竹简刻下了 191 个篆体汉字。文章篇幅虽然短小,但其中光辉的思想却闪耀经年,传诵至今。请同学轻闭双眼,用心灵去感受这段文字的独特魅力。师:配乐朗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师精彩的诵读震撼了在场所有的老师和学生,掌声雷动。)【品鉴】教师用古典的环境描述导入。简短的导语营造了一种原始而静谧的古典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范读,听者有一种被经典包裹的美感。师:给咱们留下这段精美短文的圣人是谁呢?生:孟子。师:(教师点示屏幕)请同学们看屏幕,了解一下孟子其人。助学资料 1:孟子其人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有“亚圣”之称。与弟子合著的《孟子》一书,被尊为儒学经典,为“四书”之一。师:请同学们在书上做批注:名轲,字子舆,亚圣,《孟子》一书,“四书”之一,写下这几个关键词。二、学法推荐师:像《孟子》这样时代久远意蕴深厚的儒学经典,咱们应该用怎样的方法更加高效地学习呢?请听一听另外一位文化名人给咱们的建议。助学资料 2:学法推荐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宋•朱熹师:朱熹给我们提供了哪两种学习文言经典的方法?生:第一,首先是要熟读,基本上能把文章说出来,然后思考里面的一些字词句,琢磨出它的意思。师:两个关键词先是读,后是思,读要熟读,思要精思。好!我们先进入熟读篇章,熟读篇章咱们主要进行两项活动,一项是对答式朗读,另一项是品味试朗读。对答式朗读主要是老师出示问题,同学们到原文中摘录语句,进行朗读式的回答。咱们进行抢答,注意题目。【品鉴】教师用古人的方法进行学法指导。其人可信,其词也雅,其法也当。三、熟读篇师:第一问,有点难,三才者何?(学生窃窃私语)生:天、地、人。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答案的啊?生:三才,天地人,三光,日月星。师:绝对读过《三字经》,掌声送给他。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最重要的三种元素就是天、地、人,用于战争,指决定战争胜负的三种因素分别是一一生:天时、地利、人和。师:那么,天时、地利、人和三者轻重厉害如何呢?原文回答。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师:能告诉我它的意思吗?生:有良好的天气条件,不如有良好的地理优势,有良好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