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 7 月 1 日发布2010 年 8 月 1 日实施江苏省镔鑫特钢材料有限公司灼烫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编号:BXAY-05-2010版本号:A编制:邓 文兵审核:石 钟贵批准:陈禹江苏省镔鑫特钢材料有限公司灼烫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已经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望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总经理:江苏省镔鑫特钢材料有限公司灼烫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 事故类型灼烫事故的主要原因:由于设备故障或违章操作,引起设备遗漏、高温液体喷出等类型事故。如炼钢炉、钢水罐、铁水罐、混铁炉等满溢;铁、钢、渣液遇水发生的物理化学爆炸及二次爆炸;过热蒸汽管线穿漏或裸露;改变转炉炉膛的火焰和废气方向时喷出热气或火焰;轧制线上的红钢穿出导卫等。发生事故的类型:灼烫发生事故的场所:轧钢厂轧制线周围,炼钢转炉出炉口周围,炼铁高炉出铁口周围,蒸汽锅炉及其管道。事故的危害程度:造成生产设备损坏,生产瘫痪、财产损失和人员皮肤烫伤甚至毁容,严重时会导致死亡事故。1.2 危害程度分析按照事故后果及危害程度,重大危险源分为三级:一级危害程度:可能造成死亡 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万元以上或其他性质特别严重的事故。二级危害程度:可能造成死亡 10 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 500 万元以上或其他性质严重的事故。三级危害程度:可能造成死亡 10 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 500 万元以下或其他性质严重的事故。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灼烫应急救援工作应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分工协作,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灼烫事故特点,合理运用抢救战术,把员工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将灼烫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3、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见附录一。3.2 指挥机构及职责见附录二。4 预防与预警机制4.1 危险源监控定期对各炼铁、炼钢、轧钢的高温区,锅炉及其锅炉管道定期检查和评估,通过预测、预报和预警的方式逐级上报,分级管理。1)各厂按照《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 号)对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和信息分析。2)各厂在本单位高温区采用国标〈安全标志〉(GB2894-1996)给定的标示方法,设置警告、禁止、指示等信息(警灯、警报器、安全标志)等。3)各厂对本单位的危险源进行分级管理。1)各单位在技术和管理措施上加强对本单位的监控,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制,提高员工的防灼烫意识,增强抵御灼烫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