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顶棚抹灰存在问题治理1 、顶棚抹灰存在的问题工程竣工后,经常出现顶棚抹灰空鼓、开裂、爆灰,甚至出现顶棚抹灰脱落伤人现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1 抹灰工艺抹灰是一种十分陈旧的工艺, 需要耗费大量体力劳动和一定工期,不易保证质量。1.2 操作工艺方面原因(1)施工准备不足。抹灰前对基层的脱模剂、油污等清理不干净,毛化处理不均匀,影响抹灰层同基层的粘结力;现浇混凝土顶棚表面的凹凸处, 未在大面积抹灰之前处理, 引起局部抹灰过厚而产生的干缩开裂; 抹灰前对基层浇水不充分, 导致抹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或底灰)吸收而急骤干燥,从而影响抹灰层同基层的粘结力。(2)抹灰不符合操作规程。现浇混凝土顶棚抹灰层的平均厚度不大于 15ram ,每遍抹灰厚度以5~7mm为宜。由于施工方便或抢进度,一遍成活或前一层与后一层抹灰操作时间间隔过紧,起不到分层作用,产生收缩过大造成空鼓、裂缝,同时干扰底层水泥砂浆的凝结力,导致分层空鼓。(3)抹灰材料使用不当。抹灰使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由于凝结速度快,早期强度高,收缩大,易使抹灰层产生收缩裂缝。尤其在空气含碱大的地区, 工程抹灰多年以后暴灰现象会更严重。使用细砂,由于干缩大易产生收缩裂缝。1.3 管理方面的原因(1)管理人员对抹灰工程不重视,检查不到位、不及时、不全面。施工前顶棚平整处理、毛化处理、基层浇水湿润等要求,现场管理人员都停留在口头交底, 而很少认真检查落实; 抹灰砂浆配合比的控制,一般都由操作人员自行控制,缺乏专职人员管理检查,导致砂浆配合比不准确性; 顶棚抹灰过程中或抹灰层未完全干燥前,由于施工程序不合理的安排, 楼面施工振动也促进板底裂缝或空鼓并导致脱落。(2)操作人员在施工中不严格按施工工艺操作,操作人员为省工不分层施工,一次成活;抹完灰之后,缺乏养护措施;抹灰工大多数是民工,多数未经正式培训,缺少理论基础,操作水平参差不齐,不易全面保证抹灰质量。2 改进意见2.1 推广清水混凝土。取消面层抹灰工艺具体施工方法: (1 )在清水混凝土顶棚用108 胶水泥腻子刮一遍找平,干透后用粗砂纸打磨平整,用腻子批刮两遍顶棚,经彻底干燥后,用 0 砂纸打磨平整,清扫浮灰,然后粉刷涂料。(2)粉刷石膏是近年来的新产品, 在京津地区已广泛采用, 它具有较大的粘结力,在混凝土表面刮抹以后,其厚度控制在2~3mm或 5~ 10mm均不会产生裂缝、空鼓、起皮和脱落。由于粉刷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