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篮球 :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新授课)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的设计着重考虑体现新课标教学指导理念,以学生为主体, 确保每个学生都收益。 同时考虑到初三男生好动, 但注意力没办法长时间集中以及喜欢相互间进行比较的身心特点, 采用两人或多人合作的形式开展此次课的教学,让他们相互督促相互学习,更好地学习本堂课的内容。二、教材分析传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的基础技术之一,是串联全队的手段, 而双手胸前传球凭借其出球速度快,距离远,隐蔽性强的特点,在比赛中被广泛采用,该传球技术主要由屈臂持球、 蹬地伸臂、 翻腕拨球三个部分组成, 此次课为双手胸前传球教学的第一课时,主要解决传球时的手型以及手指拨球的问题。三、学情分析本次课授课对象为初三年级段男生,该年龄段男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具备足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来完成该技术的学习。但该年龄段的学生好动性较强很难长时间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并且喜欢与他们进行比较, 因此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此次课的教学。在初一初二, 他们已经学习过篮球相关技术的教学,因此已经有了一定的篮球基础, 但由于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掌握程度不同,造成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因增强巡回指导。四、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 通过本次课教师的动作示范和讲解以及学生自己的学习,75%左右的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完整概括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的要点,25%左右的学生能够大致建立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概念。技能目标: 通过本次课两人相距3-4 米互传、运一次球后传球以及五角传球的练习手段,65%左右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35%左右的同学能够较好地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情感目标: 通过本次课团队合作学习的形式,发展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传球手型和传球时翻腕拨指教学难点: 手脚协调配合和传球的准确性。六、教学流程(教案)授课内容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课次新授课授课对象初三人数40 . .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通过本次课教师的动作示范和讲解以及学生自己的学习,75%左右的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完整概括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的要点,25%左右的学生能够大致建立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概念。技能目标: 通过本次课两人相距3-4 米互传、运一次球后传球以及五角传球的练习手段,65%左右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35%左右的同学能够较好地掌握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