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1.在进行出版物进货总量分析时,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要确定进行分析的时限、范围、地点、对比参照数据。X22.合理的进销比例为:进货:销售=1.1:1 。V23.合理的进销比例为 1.1:1,一般进销比不得超过 2。V 24.在出版物进货总量分析时,假如周转次数平均大于 2,那么说明进货总量过高,属于进货不当。 X 25.在对进货总量进行同期对比分析时,重点分析其是否与库存相匹配。X 26.通过进货计划数和实际进货情况的对比分析,假如发现实际进货超出了计划数,可能的原因有:进货冒进,超过了实际需要或者做计划时过于乐观。V 27.通过进货计划数和实际进货情况的对比分析,假如发现实际进货不足计划数,可能的原因有:销售不利造成进货压缩或者做计划时对市场估量不足,主观推断失误。V 28.进货动态分析就是通过对出版物的进货、库存进行跟踪监控,以分析进货量和进货结构的变化是否合理。 X 55.择优进货要严把质量关,以经济效益为前提,以社会效益为导向。X 56.择优进货要遵循“新、快、清”的原则。“新”指的是将最新出版物及时引进市场,备货结构较新;“快”指的是进货人员通过关注出版动态与信息,及时发现、引进适销对路的出版物;“清”指的是对进货单位的销售品种和备货量有清楚的了解。X 57.专业店进行出版物品种选择时,既要选择专业性较强的产品,又要全面增加综合出版物的进货量,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 X 58.中小型综合性门市应适应本店特点和经营条件,选择带有普遍意义的热销产品,以当年新品为主。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形成一定的特色。V 59.对大型综合店来讲,择优进货是指品种要全,可以在门类齐全的条件下,针对某一门类做专,在综合中凸显专业特色,以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选购。 V 60.出版物发行员进货时,要根据以往经验,不必考察当地市场需求特点。X 61.出版物发行员要依零售价格、进货条件、竞争环境和利润目标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出版物品种。V 62.出版物发行员可以通过与供货商建立最新出版物信息的沟通机制、订阅书目报等方式猎取出版信息。V 63.出版物发行员择优选择供货商,要选择讲信誉、有实力、高效率,与发行单位的经营目标和市场定位相适应的供货商。V 64.供货渠道是指供货商供应出版物的方式,一般有长渠道和短渠道供应两种方式。X 65.购销形式,就是出版物的买卖形式,目前比较常见的购销形式有:包销、经销、经销包退、寄销等。V 66.出版物批销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