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加强订单农业合同监管 促进农业产业化进展——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近年来,成都市工商局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城乡进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大局,立足工商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主动加强对涉农企业和农户的扶持引导,走村串户普及合同法律法规知识,积极推广法律规范化的涉农合同文本,突出农村经纪人培育这个重点环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科学安排、精心培育,促进订单农业在成都市范围内开花结果,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铺路搭桥。一、成都市订单农业进展概况订单农业又叫合同或契约农业,是农户通过同企业(或经合组织)之间签订订单,以订单为载体将双方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完成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种产销模式。2024 年末,成都市下辖 10 区 10 县市,户籍人口 1060 万人,农村人口 658 万,占全市总人口的 62%,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全市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1512 个,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农 1户”的产业化模式。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拥有成员 18.3 万个,联系带动农户113.5 万户和近百万亩农田。在郊区生产的农产品年上市量中,90%以上的畜禽产品、80%的蔬菜、60%的淡水产品和 30%的瓜果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或营销经纪人进入市场,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目前,随着订单履约率的提高,二次返利、股权入股等激励形式使农户利益得到保障,龙头企业不断进展,订单农业已涵盖了我市的生猪、家禽、蔬菜、柑桔、花卉、食用菌、茶叶、猕猴桃、木竹、水产等优势产业,逐步形成了特色农业产业带,如温江、郫县的花卉、苗木产业带,都江堰的药材、猕猴桃产业带、邛崃的生猪产业带、金堂和大邑的食用菌产业带等。订单农业正以其蓬勃的生命力在成都市的乡村、农户生根发芽。二、成都市工商局加强订单农业合同监管的一些做法 一是提高认识,制定措施,将涉农合同帮扶列为重点工作之一。为“三农”服务,重在落实。成都市工商局着力落实“三联系、二服务、一督促”的工作措施,即主动联系政府、主动联系涉农企业和主动联系农户;主动为涉农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主动为农户提供优质服务;督促涉农企业、农户严格履约,为订单农业提供全程服务,为农户增收保驾护航。都江堰、双流、彭州、金堂、温江等地工商局与当地政 2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协作,协调解决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