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 25 军的长征历史及相关故事六安新闻网讯 2016 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 80 周年。提起长征,人们往往注重的只是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一支非常特殊的长征队伍——诞生于安徽金寨的红 25 军。同时,红军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亦是诞生于湖北红安、成长于安徽金寨。安徽金寨人民乃至安徽皖西(六安)人民为了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无私的奉献。为了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进一步发扬光大红军精神、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2016 年,革命老区金寨县将举办一系列的庆祝、纪念活动。缘于此,笔者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查阅大量档案资料、搜索多家新闻网站,获得了有关红 25 军长征的丰富资料。为飨读者,笔者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此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熟悉历史、振奋精神、凝心聚力、拼搏前行。第一部分红 25 军是 4 支长征队伍之一 1934 年 10 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 380 余次战斗,攻占县城 700多座,牺牲营以上干部 430 人,平均年龄不到 30 岁,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经过 11 个省,翻越 18 座大山,跨过 24 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 1935 年 10 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 年 10 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参加长征的红军队伍共有 4 支: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 1934 年 10 月 10 日由江西瑞金等地出发,1935 年 10 月 19 日到达陕西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第二支是红四方面军,于 1935 年 5 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 年 10 月 9 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第三支是红 25 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 1934 年11 月 16 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 年 9 月 15 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是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队伍。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