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记忆规律,有效提高记忆效果掌握记忆规律,有效提高记忆效果您是否发现过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学校中,成绩好的孩子,往往记忆力都不错;在生活中,聪颖睿智的孩子,也往往有着出色的记忆力。这说明,记忆力在孩子的智力成长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可是,记忆和遗忘就像一对冤家。而遗忘总是毫不费力就能占领一大片城池。相信很多孩子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考试的时候,答案和自己只差一步之遥,可是总是“触摸不到”,或者以前学过的东西就是在和自己“捉迷藏”,死活都不肯出来。结果,只能“痛失”分数咯!这就是遗忘在作怪!很多家长也反应:“孩子的记忆力似乎‘很差',什么也记不住,刚学过的东西,没过两天就忘光光了!这可怎么办呢?”是啊,这可怎么办呢?我们有办法吗?有办法提高记忆力吗?答案是肯定的!其实,任何事都是有规律的,按规律办事,事半功倍。记忆也是有规律的,按照记忆规律来记忆,会有效提高记忆效果,让孩子走上“记忆快车道”。1885 年,德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大量研究发现了记忆和遗忘的规律,并根据数据描绘出了一条记忆遗忘曲线。后来,人们也将这条记忆遗忘曲线叫做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从遗忘曲线可以发现:一、记忆材料后的 20 分钟、1 小时、24 小时是遗忘速度最快的几个时间段,分别遗忘 42%、56%、66%;2—31 天遗忘率稳定在 72%—79%之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等。快后慢等。因此,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材料后的 1—24 小时,最晚不超过 2 天,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过了这个区段,记忆材料就会被我们遗忘 72%以上,复习起来就会“事倍功半”。二、睡前醒后——记忆的黄金时段。记忆时,先摄入大脑的内容会对后来的信息产生干扰,使大脑对后接触的信息印象不深,容易遗忘,叫前摄抑制(先报入的抑制后摄入的);后摄抑制(后摄入的干扰、抑制先前摄入的)正好与前摄抑制相反,由于接受了新内容而把前面看过的忘了,使新信息干扰旧信息。因此,睡前记忆不会有后摄抑制,醒后记忆不会有前摄抑制,应该抓住睡前和醒后这两个记忆的黄金时段。睡前的这段时间,您可以让孩子复习一下白天或以前学过的内容。根据艾滨浩斯遗忘规律,24 小时以内接触过的信息,一天后能保持 34%的记忆。这时,如果能稍加复习,便可恢复记忆。另外,由于不受后摄抑制的影响,也很容易记住所记忆的内容。并且,睡眠过程中记忆并未停止,大脑会对刚接受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编码、储存。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