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儿科个人工作总结【篇一:儿科年终工作总结】儿科年终工作总结-总结列制度及措施。(3)加强了法律法规的和教育。今年全院共组织了医护人员300多人次参加有关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的学习班,广泛开展《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教育,多次派出医疗管理人员参加全国性和全省组织的ldquo;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rdquo;、ldquo;医疗文书书写规范rdquo;、ldquo;处方管理办法rdquo;等学习班,并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多次相关法律法规的和。(4)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我省出台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实施细则》,医院加强了对病历质量的检查工作:一是院经常不定期抽查运行病历和门诊病历,多次组织本院检查组督查病历质量,对不合格的病历通报,并处罚。二是各科主任对住院病历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及时纠正病历质量问题。三是质控科对每份归档病历进行终末质量检查,每月对病历质量情况进行并通报全院。四是病案管理委员会加大了管理力度,针对病历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制定了措施,督促及时整改。2004年共检查病历5987份,其中质量病历5551份,有7份为乙级病历,未发现丙级病历,病历甲级率为99.8。全年病历质量较好的科室有内科、儿科、妇产科、急诊科。2004年全院书写病历数最多的前三名医生分别是:儿科的朱树森,255份、儿科的叶林海,248份、外一科的范地福,211份。全年科室病历总数位居前三位的是:儿科:1219份,外一科:859份,外二科:846份。(5)认真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三级医师查房的质量,与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息息相关,只有三级医师查房质量的不断提高,才能保证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发挥,减少医疗纠纷,促进医院医疗工作的健康发展。根据有关规范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今年重新制定了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实行了分管院长查房制度,加大了对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有效地提高了我院的诊疗水平。(6)进一步加强了围手术期的管理。围手术期管理是保障外科病人医疗安全的关键,医院按照制定的围手术期质量标准认真进行考评,提高了围手术期的医疗质量,有效地保障医疗安全。(7)加强了临床用血管理工作。为确保临床用血安全,进一步规范了临床用血程序,在血库开展交叉配血试验,减少了病人用血的流程,提高了临床用血效率,完善了血库工作职能,严格配血和输血各项操作规程,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在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的前提下,积极提高成份输血率,改变了我院成分输血率落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状况。成分输血使用率是各种医疗质量检查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等级医院评审的重要指标之一。2004年3月份以前我院成分输血使用率一直没有达标,处于全市各县倒数第三,经过近一年努力,至2004年底我院的成分输血使用率达到73.26(-含血浆)。(8)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一是注重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作用,明确了科室护理质控小组的职责和工作方法,各质控小组每月进行信息,提高了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对抓好环节质量控制起到了促进作用。二是将新修订的分级护理制度及效果标准和方法贯穿到护理质量月考评中,严格执行等级护理制度及考评标准,按等级护理要求落实病人的护理措施,重点加强了新病人及危重病人的日、夜间巡视工作。三是加强护理文书的规范书写,认真执行《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实施细则)》,明确各科护理病历的质控护士,加强对护理记录的环节质控,及时纠正护士不正确、不规范的书写,提高了护理文书的内涵质量,2004年护理文比前三名分别是:外二科、五官科、急诊科。四是护理质量考评,采取随机与定期相结合,每季组织护士长进行一次全院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点评,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兑现了奖惩。由于全院护理人员的辛勤付出,我院的护理工作在市ldquo;满意医院rdquo;检查验收中获得了专家的好评。全年护理住院病人7013人(与上年同比增加14),其中病危病人1077人(同比增加2);一级护理180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