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智慧海事在广东ﻫ作者:陈显仲来源:《珠江水运》2016年第01期“”十二五期,广东海事硕果累累,“”智慧海事平台建设更是开全国之先,在监管模式、海事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从头角崭露到独挡一面。不止于此,智慧海事平台的潜力在接下来“”的十三五期将被继续深挖。我们从这里起步,我们希望走得更远。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数次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使其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我国全面步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作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中的重要一环,广东海事亦是结合互联网创新为转变,打造智慧海事平台,“”服务于一路一带、自贸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在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期,广东海事局以海事三化为引领,全面打造智慧海事,建立“互联网+海事服务+”公共安全监管,推动广东海事监管服务转型升级,构建了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服务新模式。从2012年开始,’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在广东海事辖区逐渐全面推广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夯实广东海事履职的基础及能力,提升海事的监管及服务效能,安全监管也取得新“”成效:十二五期,广东海事局辖区年船舶进出港数量保持300万艘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比十一五期末增长40%,“”四项指标(事故宗数、死亡人数、沉船艘数、直接经济损失)保持低位运行。共组织搜救遇险人员近16000人,获救15700多人,人命救助成功率97.3%。“互联网+”海事“”智慧海事平台并非虚谈,使得海事监管模式发生革命性转变。据广东海事局科技信息处处长王继洪介绍,“”十二五期间,“”广东海事局结合互联网+的概念,以海事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核心技术支撑的海事应急辅助决策系统,将电子海图、卫星图和地图结合,加入感知设备、系统(AIS、VHF、VTA等)而搭建起来的监管服务平台,把船舶管理、船员管理、应急管理、航海保障等各类海事信息打通集日常值班、险情处置、船舶查询、力量调遣、专家会商多种功能于一体,满足广东局20个分支局、81个海事处的海事监管需求。同时,该平台利用IP化的推广方式,让每个使用者都可以在广东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上“”大显身手,根据辖区实情自定义设置诸多规则并添加尽可能多的通航要素等图层信息,最终呈现出超乎寻常的体验。目前,平台共采集通航要素50多种,总数达到4700多个。借力这“”“种全新的信息化监管模式,海事监管模式从签证+巡航逐渐转变为智能化监管+”精确打击。如今的互联网经济时代,人们谈论问题都在找寻其痛点,那么对于海事监管来说,繁重的监管任务与人力、时间成本间的矛盾就是海事监管的痛点。长期困扰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痛点难点,通过广东智慧海事平台得以逐一解决:对辖区的所有船舶的动态实现实时掌握。把没有目的巡航变作精准登轮检查,对航经重点水域船舶实时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管控,到港船舶进行全覆盖的法定检查。在应急救助方面,能够对事故船快捷了解,快捷调动所有应急的人力物力资源组织有效救助。在本刊自2015年8月开始的海事基层行报道中,所到的各个海事处莫不因为智慧海事平“”“”台而转变了工作方式,每天上班时即展开的电子巡航,代替了传统的巡大江、巡大海的模式,使得水上巡航更加有针对性。而智慧平台监控与现场执法的相结合,更提高了海事执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直接降低了违规违法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在各个海事处早晨上班之时,首先在智慧海事监管平台上一键开展电子巡航:辖区内有多少船舶,哪些是重点船舶或涉嫌违法违规的船舶等,系统自动统计分类,为辖区内所有船舶来一次“”号脉。而指挥平台系统在遇到异常后会自动报警,值班员的主要工作是处理这些预警,给出重点关注或派海巡艇现场等处理意见,报警规则是根据各个海事处的监管业务需要而设定。智慧海事平台功能齐全,能够满足不同水域条件的监管。“”“”对西江干线进行分道通航,使用者可利用平台上已有的禁止进入和禁止偏离两个工具进行分道,设置出各自靠右(以分道通航隔离带为界)和横越区(渡口斑马线);对虎门大桥的管理,“”则可利用平台的禁止进入、限速、限制进入、禁止锚泊四个工具,制订定桥墩防碰撞、大桥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