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的护理查房结肠癌 是发生于结肠部位的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 3 位。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 65%,发病多在 40 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3:1。以 40 岁~50 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结肠癌的病因①饮食习惯:与少纤维、高脂肪饮食有关。②遗传因素:家族性结肠息肉病,③癌前病变:结肠慢性炎性疾病、结肠腺瘤、晚期血吸虫病病理特点好发部位: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大体类型:隆起型、溃疡型、浸润型,胶样型。组织学分类:腺癌、腺鳞癌。 扩散和转移方式直接浸润、淋巴转移(常见)、血行转移、 种植转移。 临床表现1 早期症状: 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 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 如便秘次数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2 中毒症状: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 常可导致病人出现贫血、 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症状,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著。3 腹部包块:为瘤体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有的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时肿瘤侵润较甚,肿块可固定。4 肠梗阻表现: 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胀痛或绞痛),便秘或便闭。体检可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并可闻及亢强的肠鸣音。 5 晚期表现: 有黄疸、腹水、浮肿等肝转移征象,以及恶病质, 直肠前凹肿块, 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 根治性手术治疗方法 (1)右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盲肠、升结肠及结肠肝曲部的癌肿。切除范围:回肠末端15~20 公分、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的右半, 连同所属系膜及淋巴结。 肝曲的癌肿尚需切除横结肠大部及胃网膜右动脉组的淋巴结。切除后作回、 结肠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缝闭结肠断端) 。(2)左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降结肠、结肠脾曲部癌肿。切除范围:横结肠左半、降结肠、部分或全部乙状结肠,连同所属系膜及淋巴结。 切除后结肠与结肠或结肠与直肠端端吻合。(3)横结肠切除术适用于横结肠癌肿。切除范围:横结肠及其肝曲、脾曲。切除后作升、降结肠端端吻合。若吻合张力过大,可加做右半结肠切除,作回、结肠吻合。 (4)乙状结肠癌肿的切除根据癌肿的具体部位,除切除乙状结肠外, 或做降结肠切除或部分直肠切除。作结肠结肠或结肠直肠吻合。姑息手术肿瘤局部侵润广泛,或与周围组织、脏器固定不能切除时,若肠管已梗阻或不久可能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