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思考题1.1 什么是统计学1.3 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1.5 1.6如说灯泡的寿命。1.7 变量的分类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1.8 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性变量1.8 统计应用实例1.9 统计应用的领域第二章思考题2.41 调查组织者管理容易231 返回率低 23 调查周期长4 在数据搜集过程中遇见问题不能及时调整。1 回答率高2 数据质量高31 成本比较高2 搜集数据的方式对调查过程的质量控制有一定难度31 速度快 2 对调查员比较安全31 实施地区有限2 调查时间不能过长 3 使用的问卷要简单4第三章思考题2.5 数据预处理内容3.2 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和图示方法各有哪些行图示分析。2.6 数据型数据的分组方法和步骤1 确定组数2 确定各组组距3 根据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2.7 直方图和条形图的区别123示数值型数据。第 4 章 数据的概括性度量3.13.4 简述四分位数的计算方法。四分位数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 75%3.2G 就是平均增长率。3.3 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特点和应用场合。较少时不宜使用。主要适合作为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值。合作为顺序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值。此时应考虑中位数或众数。3.5 简述异众比率、四分位差、方差或标准差的适用场合度。3.6 标准分数有哪些用途准化处理。它还可以用来判断一组数据是否有离群数据。3.8 测度数据分第五章 概率与概率分布5.1在相同条件下随机试验nA 出现 mm/n 称为事件A 发生的频率。随着n某一常数p5.2第 8 章思考题8.1μ 在估计前是未知的。而在参数假设检验中则是先对μ8.2价拒绝 0 0.05 或比 0.05 更小的显着水平上。8.5 解释假设检验中的P 值P8.6 显着性水平与P 值有何区别者事先确0.05。而 P只是原假设为真时所得到的样本观察结果或更极端结果出现的概率被称为观察到的(或实测的 )显着性水平8.7第 10 章思考题10.1非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10.310.2答:1每个总体都应服从正态分布2各个总体的方差σ 2 必须相同3观测值是独立的10.1 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10.3 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答 1H0μ 1=μ 2=μ 3=⋯=μ i=⋯.μ k 自变量对因变量没有显着影响, H1μi(i=1,2,3 ⋯..,k)23F与给定的显着性水平a 的临界值FaH0第 13 章思考题13.1 简述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13.2 利用增长率分析时间序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当时间序列中的观察值出现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