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合理消费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合理消费_第1页
1/20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合理消费_第2页
2/20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合理消费_第3页
3/20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合理消费》合理消费一、活动目标: 1 、通过学生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规范小学生的消费行为, 正确的引导小学生的消费方向,更好的为学生健康的成长。二、教学目标 2 、使学生知道买东西的简单常识,学生从小增强作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3、使学生知道怎样挑选商品。4、使学生学会看商标、生产厂家、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长服务。三、课时安排10 课时第一、二课时一、导入1、师:(出示大通县工商局来我校赠送《中小学生消费常识读本》活动照片或活动视频前不久大通县工商局的叔叔阿姨们专程为我校的同学们送来了《中小学生消费常识读本》,他们为什么要举办这样的活动呢?先让我们来看看一份真实的调查报告——《关于大通县中小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2、出示调查报告,学生自由阅读,并思考:读了这个报告,你有什么收获?《关于大通县中小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近来,我们通过问卷、访谈、抽样、实地考察、查阅图书、报刊、网络等各种文献资料的方法,在大通县6 个县市区随机抽出15 所中小学校,对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当前中小学生的消费常识以及安全消费、健康消费、理性消费、理性维权意识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问题。一、消费常识贫乏,消费基本技能短缺调查显示,只有 32.1%的中小学生表示购买食品时会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72.3%的中小学生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概念和标志不清楚; 38.4%的中小学生不知道极少数不法商贩在面粉里添加过量的增白剂,长期吃含有防腐剂的食品有害健康;43%的中小学生认为彩色汽水和膨化食品对身体无害;66.8%的中小学生不知道如何区别灭菌乳与含乳饮料。二、安全消费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有 97.9%的中小学生从不要求商品出售者出具消费凭证,一旦遇到消费纠纷往往没有投诉证据;36.5%的中小学生不知道辨别假冒伪劣商品的基本常识; 31.4%的中小学生认为色彩鲜艳的食品或食品包装更安全;有 42.3%的中小学生不知道部分早产水果是用有害人体健康的化学剂催熟的,一些蔬菜含有过量农药残留;有78.8%的同学习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盛装食物,不知道塑料袋会析出多种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三、理性消费意识缺乏,消费行为随意性大调查显示,有 99.2%的中小学生每月有20 元到 300 元不等的零花钱;有 76.1%的被调查者表示花零花钱没有计划,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但 56.7%的被调查者表明零花钱主要用来“购买零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合理消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