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进取不断超越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中路小学数学科一所新学校,一个年青的科组,没有任何的基础,没有可以传承的教学经验和习惯,只有不同经历的教师,及刚毕业的新教师,如何让这个科组发展起来?这是我们的老科长当年所思考的问题。16年来,我们科组成员换了一个又一个,平均年龄越来越小,但我们依然坚持着、努力着,为的是什么?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努力发展数学科组,营造一个以团结为前提,以耕耘为基础,以进取为关键,以协作为后盾,具有“团结上进、不断超越”精神的科组。如今的数学科组,年轻教师居多,教学经验虽浅,但他们有着进取的心态,不仅认真钻研教材教法,还利用业余的时间进修,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现在我科已有6位老师获得本科学历,还有两位老师正在进修本科学历。三位老教师虽已快达到退休年龄,但她们依然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给年轻教师做好榜样。2003学年开始,适逢新课改在广州市全面铺开,而我校也正在实施国家“十五”规划科研课题《学习化校园建设与主体性发展实践研究》的科研活动,数学科全体教师乘科研促教之东风,以现代教育思想、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抓学习,抓实践,立足课堂,着眼评价,努力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师生双主体得到发展。为此,在2003学年,我科组设立的目标是“学习新课标,转变新观念。”2004学年的目标是“树立新理念,体验新课程。”2005学年的目标是“选择一专题,实践新课程。”并根据这三个目标,开展了理论学习、实践研究、归纳整理等三个环节的教科研活动。2003学年,是新课改实施的第一年,许多老师对新课标的内容还不很熟悉,观念上还没接受新理念,因此,围绕着“学习新课标,转变新观念。”这一目标,结合我科子课题“运用尝试学习理论,促师生双主体发展”,把重点工作放在学习新课标的理念方面。一、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明确方向。上学期,我科组组织全科教师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通过了个人学习,级组研讨,科组交流等多种有效途径的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思想。如学习《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让大家认识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学了尝试学习研究的有关文章,在交流中大家理解了尝试学习是一种怎样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如何处理好尝试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及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教学课程标准的解读》,让我们知道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在教学中怎样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了解和把握当前小学数学的改革趋向。树立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和学生观。通过在科研学习活动中交流学习体会,使全科组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加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掌握优化课堂教学的原理、方法和评价理论,进一步提高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和能力。下学期,我科组学习了《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改革》《如何写课后反思》《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数学》等文章,并对“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学习评价是怎样的?你觉得采取哪些评价手段有利于师生的发展?”“如何写课后反思?”“怎样实施‘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思考。使老师们对写课后反思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二、转变观念,积极参与课改。有了理论学习,老师们思想上有了初步的认识,于是,我科组要求她们在上校级研讨课时能尽可能地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上学期,当省一级学校评估组的专家到学校进行省级学校评估时,为了更好地展示我们科组在开展科研课题后的教学结果,老师们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开展课堂教学,以崭新的课堂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她们认真钻研教材;广泛搜集与课堂有关的素材;细致制作教学课件,通过个人备课——试教——集体备课(研讨)——再试教的集体教学研究活动。在相互听课、研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不断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李咏谊主任执教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冯明慧老师执教的《梯形面积计算》,这两节课引发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变化,最主要的是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上的革命,从先讲后练到先练后讲,把学生看作是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师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