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居民金融资产总量

-居民金融资产总量_第1页
1/3
-居民金融资产总量_第2页
2/3
-居民金融资产总量_第3页
3/3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选择] 居民金融资产总量摘要:本文通过不同角度比较发现,利率市场化以后,随着市场利率变得涨跌不定,为了合理避险,国外居民更加倾向于寻求更为合理的资产组合,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将趋于多元化,而从我国利率市场化前后来看,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单一化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居民储蓄存款比重不降反升。本文通过进一步分析制约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多元化的障碍,提出了如何回避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利率风险、促进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多元化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资产结构;金融资产;市场利率 引言 目前,国内学术界和实务部门对居民金融资产的内涵意见不一。有的学者将居民金融资产理解为居民拥有的能够为居民带来收益的一种经济资产,并把它的存在形式主要界定在金融债权和股票两种形式上。有的学者则认为城镇居民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手持现金、储蓄存款、有价证券和储蓄性保险,农村居民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储蓄存款和手持现金。事实上,上述争议主要是因为各自项目包含的内容不同,也就是统计时所划归的项目类别核算差异,但总体上还是大致一样。因此,笔者认为,居民金融资产就是指居民以盈利为目的而持有的一种非实物经济资产,主要结构包括手持现金、储蓄存款、债券和股票、保险、外币资产等。 国外关于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讨论最早可追溯到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学者(Kelley,1953;Feinberg,1964)认为,居民通过家庭资产结构合理化,能够实现跨时期的消费效用最大化。内生增长理论从金融需求者的角度讨论了金融结构变动的约束条件。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关于不同收入家庭投资于股票的抽样调查显示,金融资产需求结构不仅与资产收益率相关,而且也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年龄结构有关。Tobin(1963)分析了金融资产与利率之间的关系,Green 与Kieman(1989)则发现假如资产结构相近,利率就会趋于一致。我国理论界对居民家庭资产结构的讨论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特别是股票市场的迅速进展、债券、股票、保险等金融产品的兴起和家庭收入的增加,一些学者以全国范围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居民部门金融资产选择作为讨论对象,讨论了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变化及其趋势(李建军、田光宁,2024;史代敏、宋艳,2024 等)。在金融机构竞争日益激烈、居民金融资产多元化的背景下,利率将成为居民选择金融资产结构的重要变量(凌秀丽、廖谨等,2024)。 金融自由化开辟了优化储蓄分配的渠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居民金融资产总量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