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教学过程设计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金城镇中学王军岳教师行为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师生互动,热身导课。有人说: "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重钱轻情义,尤其是大人们, 他们的这种重财轻义的思想往往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件由羚羊木雕引起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学生谈论财富与朋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自然过渡到本课时新的内容。二、预习检查。给加点的字注音:犄角 j ī 允许 yǔn 脸颊 jiá 怦怦 pēng 树杈 chà攥 zuàn逮捕 dài 逮着玩 dǎi 寒颤 zhàn 颤抖 chàn学生完成任务并相互检查。通过自己动手,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同时奠定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三、作者简介。张之路, 1945 年生,山东诸城人。1968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曾任中学教师多年。 1982 年调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现任该厂文学部主任。1977 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磨表》《傻鸭子欧巴儿》及同名中篇小说, 话剧《双龙花盆》 ,童话集《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 ,小说集 《在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学生认真记录。熟悉背景,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并掌握一些文学常识。四、研读课文。(一)细读课文,思考:1. 本文共写了几个人物?我、妈妈、爸爸、奶奶、万方、万方妈妈。2. 课文围绕一件什么事来写?"查问木雕 "(妈妈、爸爸和我)──插叙 "赠送木雕 "(我和万芳) ──"强迫取回3. 这些人物对要回羚羊木雕各持什么态度?⑴"我"-- 注重友情,不主张要回。⑵父母 --认为木雕贵重,逼我去要回。⑶奶奶 --认为要回 "不好 "。⑷万芳 -- 先责备我的反悔,后表示"咱俩还是好朋友 "。⑸万方妈妈 --责备万方 " 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然后把羚羊递到我的手上。4. 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大概是批评父母的重财轻义,伤害了孩子之间的感情。 根据: 先写妈妈追查、 逼迫; 再写爸爸讲出一片理由; 然后渲染万芳的仗义;最后让"我" 感叹: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二)讨论结构:全文分四个部分, 按照以下思路划分结构:木雕"(我、奶奶、爸爸、妈妈)──"取回木雕 "(万芳和我)第一部分( 1-16 段):"查问木雕 ",写爸爸妈妈为了一件羚羊木雕而伤害了"我" 的心。第二部分( 17 -23 段):"赠送木雕 ",写 "我 "和万芳的真挚友谊。第三部分( 24 -25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