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胸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

胸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_第1页
1/6
胸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_第2页
2/6
胸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_第3页
3/6
胸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临床表现与诊断1.病史多有扭伤史,少数为慢性劳损。急性发病者多为端提、扛举重物时姿势不正确,胸段脊柱屈曲或扭转时突然发生,且立即出现严重症状。2.症状疼痛慢性劳损者为慢性疼痛,有时突发加重。 主要表现为胸段脊柱的一侧或双侧疼痛。夜间常无明显减轻,有时反而加重,影响睡眠。 其疼痛的位置多在脊柱的两侧或一侧,直到肩胛骨附近(疼痛部位是受压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的区域),且可有明显压痛。其放射痛多在菱形肌、髂肋肌部位。急性发作者,则在扭伤后立即发生严重症状,病人几乎不能活动,痛苦不堪。强迫体位疼痛症状轻者, 活动受限较轻;而急性发作者,活动极度受限,几乎不能活动。有时呼吸活动也会牵涉疼痛加重,病人自我保护,呈强迫体位状态。皮肤无感觉障碍。3.体征活动受限脊柱后凸畸形胸段脊柱的驼背, 脊柱压缩骨折的成角后凸畸形,从而产生背部疼痛症状。 脊柱后凸畸形的两侧会有明显的压痛。压痛应在被卡压神经的根部寻找痛源点, 此卡压处为发出神经胸椎横突的骨面上。因此,它的压痛点在疼痛部位棘间旁开15-20mm 的横突处。大部分病人可寻得多个压痛点。放射痛典型病人可有放射痛至菱形肌、髂肋肌等处。肌痉挛胸椎两侧的竖脊肌可呈痉挛状态,其表现是, 一侧竖脊肌较对侧明显硬韧,压之有敏感的疼痛。4.实验性诊断在脊柱两侧的压痛点上,横突的背面做局部封闭,立即止痛者,证明胸段脊神经后支卡压便是该病的病因,该处便是痛源点。针刀治疗体位俯卧位,腹下垫以薄枕。体表标志胸椎棘突位于脊柱正中, 每一个能摸到的骨凸即是棘突。胸椎横突由于胸椎棘突明显向下倾斜, 故胸椎的棘突间与上一椎体的横突几乎在一条水平线上。定点在胸椎肌间旁开15-20mm 的胸椎横突背侧骨面上可寻找压痛点,一般定2-4 点,如病情需要也可超过4 个点,定 6-8个点。消毒与麻醉此处麻醉应注意的是,穿刺针不应斜向外侧,除肥胖体型者外,胸段的穿刺点一般深度不超过5cm。当麻醉针穿刺达横突骨面,回吸无血无液时,退回式注入麻药。针刀操作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 匀速推进, 直达骨面;调整刀锋至横突根部,紧贴根部骨面切开筋膜 2-3 刀,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2-3 下,要求刀下必有松动感。如剥离处十分紧张,可调转刀口线90° ,沿横突上、 下缘切开横突间韧带 2-3 刀。手法操作术后斜搬一次即可。注意事项1.此发病率很高,对胸背痛的病人要仔细检查,以便明确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胸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