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胸部体查评分内容分值准备:医师:工作服、听诊器、手表、对床号、姓名及告知、病人体位5 分胸部视诊:胸壁、胸廓、乳房、呼吸运动5 分胸部触诊:胸壁、乳房3 分胸廓扩张度(呼吸动度)2 分语音震颤2 分胸膜摩檫感2 分肺上界叩诊、前胸肺野叩诊、肺下界叩诊11分肺部听诊10 分语音共振、胸膜摩檫音3 分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脏搏动3 分心脏触诊:心尖搏动、震颤、心包摩檫感4 分心脏叩诊8 分心脏听诊10 分心包摩檫音1 分助被检者翻身1 分背部视诊1 分背部触诊:压痛、语音震颤、呼吸动度3 分背部叩诊3 分肺下界及肺下界移动范围叩诊8 分背部听诊5 分提问(基本内容附后)10 分总分100 分主考:2 / 2 胸部体查相关知识点1.胸廓形态:正常人胸廓前后径:横径=1:1.5。2.肺下界叩诊:一般沿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进行,正常人肺下界分别为6、8、10 肋骨水平。3.肺下界移动度:正常人上下移动度为6~8cm。如小于 4 cm 即为肺底活动减弱,见于 COPD、肺硬变、膈肌粘连、膈肌麻痹,也见于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4.肺部听诊包括呼吸音、罗音、胸膜摩檫音及语音共振。支气管呼吸音分布于喉部、胸骨上端、背部 6、7 颈椎及 1、2 胸椎附近;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分布于胸骨角、肩胛间区的第3、4 胸椎水平、右锁骨上、下窝;除支气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分布区, 余均为肺泡呼吸音。 罗音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 可分为干罗音(分为鼾音及哨笛音)和湿罗音(分为大、中、小三种)。胸膜摩檫音见于干性胸膜炎。5.心前区隆起:主要见于先天性心脏病、风心病伴右室增大及心包积液患者。6.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见下表:右( cm)肋间左( cm)2~3 Ⅱ2~3 2~3 Ⅲ3.5~4.5 3~4 Ⅳ5~6 Ⅴ7~9 7. 左心室增大使心脏浊音界呈靴形,最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但也可见于高心病。通常将靴形心称为主动脉瓣型心脏。左心房与肺动脉扩大使心脏浊音界呈梨形,常见于二尖瓣狭窄,通常将梨形心称为二尖瓣型心脏。双侧心界扩大,见于全心功能不全、心肌炎、心肌病及心包积液。积液时,心脏向两侧扩大,呈三角烧瓶形,由于心包腔内积液随体位移动,所以心浊音界随体位改变而变化,心底部在坐位时明显增宽。8.心脏听诊的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附加音、杂音及心包摩檫音。9.心脏各瓣膜的听诊顺序,传统的顺序是按瓣膜病变的好发部位的次序进行,即二尖瓣区(心尖区)、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