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国元年始,广东造币厂所铸毫币,逐渐流布全国,而长江以南各省 商场,贸易恃为唯一辅币,在金融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结合历史背 景将广毫发行史划为四个时期,且分述如下。 第一时期:从民国元年至 4 年(1 9 1 2 ~1 9 1 5 ) 辛亥革命后,广东造币厂将旧币(龙洋)收回改铸“中华民国贰毫银币”, 设计简洁,除文字外无它物,重一钱四分四,成色符合《国币条例》之规定 为:银七铜三。发行之后,商民称便,声誉颇佳。据广东造币厂历年统计, 铸量当在 2 .5 亿枚以上。 1 9 1 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1 9 1 6 年,同盟国与协约国双方已打 得精疲力尽,交战各国经济已趋崩溃,受战争影响,来华银条供应大减,“币 厂以铸本缺乏于1 9 1 6 年 4 月停铸银币”。所以民国 5 年、6 年未铸。其实从 民国 4 年开始铸额已大减了,故现今所见广东双毫 4 年者极少。 第二时期:从民国7 年至1 0 年(1 9 1 8 ~1 9 2 1 ) 1 9 1 8 年欧战结束,广东币厂旋即恢复铸造,时币厂为西南军阀唐继尧、 陆荣廷控制。“7 年龚政接任造币厂长,息借商款,重铸二角银币,成色较 旧毫减低,每月获利甚厚,两广军费,多资挹注” 。可见,从7 年至1 0 年毫 币成色不如以前。 第三时期:从民国1 1 年至1 3 年(1 9 2 2 ~1 9 2 4 ) 从1 1 年始,广东双毫信誉尽失,滥铸,劣币充斥市场,扰乱金融,一般 小商小贩、百姓深受其害。主要原因:民国1 1 年陈炯明叛乱,炮轰总统府, 陈是孙中山一手提拔,陈的叛变给孙中山极大刺激。陈炯明利用控制的广东 造币厂拼命收刮:“ 定配纯银四成二,日夜加班赶铸,每日余利约达四五万 元,铸造之多可想而知,复加以军队制弹广之私铸,加上皖省造币厂之冒铸, 而粤毫之数,遂致满坑满谷” 。故当时上海江海关,上海商会饬令:广东双 毫自11 年(包括11 年)以下停止流通。但闻“私铸之辈乘机善变遂改铸七、 八、九年份辅市察其成色实较诸十一年份尤劣,兹已充斥市面滔滔,皆是买 卖咸感不便??处此混乱时代军阀专权各自为政,惟呈请官厅查然,亦属徒 然”。 1923 年1 月中旬,广西境内的滇军和桂军的各一部以拥护孙中山名义, 进军广州逐出陈炯明,因而孙中山于 2 月份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府。 1924 年 1 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其间,国共两党实现了 第一次合作。广东造币厂受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