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语文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部分标准的解读与实施建议 董海燕 一、 本部分标准的结构、编写体例 这一部分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评价基准、评价项目、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评价基准”从 7个方面提出“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学生学习要求掌握的基本标准,教师在教学时不需要刻意拔高,重在掌握和正确使用。 评价内容从横向上分成“评价要点”、“评价内容”、“评价说明”三个项目,每一项又分为“识字与写字(字音、字形、字义)”、“词语(包括熟语)”、“句子”、“文学/文化常识”四类。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的是知识点的重新组合。比如“修辞方法”在人教版语文课本里放在九年级上册的附录中,但考虑到实际教学的需要,我们将之调整到七年级下册的“句子”中作为基本掌握的知识。对于初中阶段要掌握的语法问题,也在“句子”部分有清晰的说明。“词语”类掌握的知识点也因教学需要有所调整和进一步明确。同时也根据各册书的特点,要求掌握各类文体中词语的特点,比如七年级上册,提出“品味优美、形象、生动的散文用词”,七年级下册,提出“品味对文章表达发挥作用的精彩用词”等。对“文学作品常识”只要求识记,对“文体常识”除了识记之外还要求掌握和运用。比如对联常识,在七、八、九年级都提出要求“掌握本册书涉及的文化文学常识及相关诗句、对联”,但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 二、分年级解读本部分标准的具体评价内容 评价要点 评价内容 4 七上 七下 八上 八下 九上 九下 识字与写字(字音、字形、字义) 1.每篇课文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及其组成的常用词的字音、字形及理解这些字词的意义。2.硬笔书法。 1.每篇课文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及其组成的常用词的字音、字形及理解这些字词的意义。 2.临摹欣赏颜体书法。 1.每篇课文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及其组成的常用词的字音、字形及理解这些字词的意义。 2.欣赏王羲之书法。 1.每篇课文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及其组成的常用词的字音、字形及理解这些字词的意义。 2.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每篇课文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及其组成的常用词的字音、字形及理解这些字词的意义。 1.每篇课文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及其组成的常用词的字音、字形及理解这些字词的意义。 2.区分常见的多音字与形似字,辨别常见的读音错误。 词语(包括熟语) 1.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