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概述 1.1 库存管理的必要性 大多数库存管理理论认为,库存是物理上和逻辑上库房库位的所有有形和无形物料极其价值的总和,具体包括成品、原材料、在制品、在途品、生产前物料、备品备件等。虽然持有一些库存是必要的,过量的库存却非但没有用处而且占用了资金。占用的资金对于公司发展、新产品开发等都是非常需要的;减少资金占用还可以大大减少来自银行贷款的利息和风险。对那些采购量特别大、采购件市场价格有波动的物料库存,加强库存管理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平衡公司库存投资与其它资金需求至关重要。 1.2 库存分类 企业怎样管理库存,是库存管理的最大难点和挑战。因此,通过 MRPII物料主计划模块和采购模块建立计划与控制系统以有效地实施库存管理和采购补偿成为题中应有之义。通过调查,我们得知任何库存均可分为如下三类: A类物品:高值──价值占库存总值70-80%的相对少数物品。通常为物品的15-20%。 B类物品:中值──总值占库存总值的15-20%。物品数居中,通常占物品的30-40%。 C类物品:低值──库存总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占5-10%。是物品的大多数,通常占60-70%。 显然,A类物品是关键;如果我们把精力集中于A类物品,使其库存压缩 10-50%,就是总库存的相当可观的一笔压缩。 关于ABC分类方法有几条基本法则: a. 控制的程度: 对A类物品严加控制,包括做完备、准确的记录,高层监督和经常评审,从供应商按大合同订单频繁交货,对车间紧密跟踪以压缩提前期。 对B类物品做正常控制,包括良好的记录与常规的关注。 对C类物品尽可能使用简便的控制,诸如定期目视检查库存实物、简要记录或以简便标志法表明补充存货已经订货,采用大库存量与订货量以避免缺货,安排车间日程计划时给以低优先级。 b.优先级 在一切活动中给A类物品以高优先级以压缩其提前期与库存。 对B类物品予以正常处理,仅在关键时给以高优先级。 予C类物品以最低优先级。 c.订货过程 对A类物品提供及时、准确的采购信息和状态查询。计算机数据需要人工加以核对,进行阶段性盘点,以及频繁的评审以压缩库存。 对B类物品,按一定周期或当发生重大变化时评审一次库存数据和订货点,MRPII操作按例行公事处理。 对C类物品可以盘点处理或订货点计算。订货往往不用 MRPII作计划。可以凭业务人员的经验加以控制。 由上可以看出库存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库存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