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将问题包含的因素分层:最高层(解决问题的目的);中间层(实现总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必须考虑的准则等。也可称策略层、约束层、准则层等);最低层(用于解决问题的各种措施、方案等)。把各种所要考虑的因素放在适当的层次内。用层次结构图清晰地表达这些因素的关系。 〔例 1 〕 购物模型 某一个顾客选购电视机时,对市场正在出售的四种电视机考虑了八项准则作为评估依据,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如下: 〔例 2 〕 选拔干部模型 对三个干部候选人 y1、y2 、y3,按选拔干部的五个标准:品德、才能、资历、年龄和群众关系,构成如下层次分析模型: 假设有三个干部候选人 y1、y2 、y3,按选拔干部的五个标准:品德,才能,资历,年龄和群众关系,构成如下层次分析模型 [编辑] 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比较第 i 个元素与第 j 个元素相对上一层某个因素的重要性时,使用数量化的相对权重aij来描述。设共有 n 个元素参与比较,则称为成对比较矩阵。 成对比较矩阵中 aij的取值可参考 Satty 的提议,按下述标度进行赋值。aij在 1-9 及其倒数中间取值。 aij = 1,元素 i 与元素 j 对上一层次因素的重要性相同; aij = 3,元素 i 比元素 j 略重要; aij = 5,元素 i 比元素 j 重要; aij = 7, 元素 i 比元素 j 重要得多; aij = 9,元素 i 比元素 j 的极其重要; aij = 2n,n=1,2,3,4,元素 i 与 j 的重要性介于 aij = 2n − 1 与aij = 2n + 1 之间; ,n=1,2,...,9, 当且仅当 aji = n 。 成对比较矩阵的特点:。(备注:当 i=j 时候,aij = 1) 对例 2, 选拔干部考虑 5 个条件:品德 x1,才能 x2,资历 x3,年龄 x4,群众关系 x5。某决策人用成对比较法,得到成对比较阵如下: a14 = 5 表示品德与年龄重要性之比为 5,即决策人认为品德比年龄重要。 [编辑] 作一致性检验 从理论上分析得到:如果 A 是完全一致的成对比较矩阵,应该有 aijajk = aik。 但实际上在构造成对比较矩阵时要求满足上述众多等式是不可能的。因此退而要求成对比较矩阵有一定的一致性,即可以允许成对比较矩阵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 由分析可知,对完全一致的成对比较矩阵,其绝对值最大的特征值等于该矩阵的维数。对成对比较矩阵 的一致性要求,转化为要求: 的绝对值最大的特征值和该矩阵的维数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