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 一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设置集中采暖的居住建筑及节能技术措施的节能效果检验。 二 引用标准 JGJ 132-2001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三 仪器设备 建筑热工温度热流巡回检测仪 四 检测条件 检测期间室内平均温度应保持基本稳定,热流计不得受阳光直射,围护结构被测区域的外表面宜避免雨雪侵袭和阳光直射,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96h。 五 建筑物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六 试验步骤 1 测点位置的确定 测量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时,测点位置不应靠近热桥,裂缝和有空气渗漏的部位,不应受加热、制冷装置和风扇的直接影响。 河 北 博 瑞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作业指导书 第 1 页 共4 页 第 A 版 第 0 次 修订 主题: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 颁布日期:2005 年12 月 01 日 2 热流计和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① 热流计应直接安装在被测围护结构的内表面上,且应与表面完全接触。 ② 温度传感器应在被测围护结构两侧表面安装。内表面温度传感器应靠近热流计安装,外表面温度传感器宜在与热流计相对应的的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连同 0.1m 长引线应与被测表面紧密接触,传感器表面的辐射系数应与被测表面基本相同。 3 记录数据 检测期间,应逐时记录热流密度和内、外表面温度。可记录多次采样数据的平均值,采样间隔宜短于传感器最小时间常数的二分之一。 七 数据处理 1 数据分析可采用算术平均法 采用算术平均法进行数据分析时,应按下式计算围护结构的热阻,并符合下列规定。 ∑∑===nj 1jn1jEjIjq)-(Rθθ 河 北 博 瑞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作业指导书 第 2 页 共 4 页 第 A 版 第 0 次 修订 主题: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颁布日期:2005 年 12 月 01 日 式中: R——围护结构的热阻(m2·K/W); θIj——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第 j 次测量值; θEj——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的第 j 次测量值; qj——热流密度的第 j 次测量值; ① 对于轻型围护结构(单位面积比热容小于 20KJ/(M2·K)),宜使用夜间采集的数据(日落后 1h 至日出)计算围护结构的热阻。当经过连续四个夜间测量之后,相邻两测量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于 5%时,方可结束测量; ② 对于重型围护结构(单位面积比热容大于等于 20KJ/(m2·K)),应使用全天数据(24h 的整数倍)计算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