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用人体解剖》三大纲《艺用人体解剖》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中 / 英文):艺用人体解剖 / Anatomy For The Artist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3.周学时 / 学分: 11/2 学分4.授课对象:美术学师范专业5.使用教材:①《人体结构》浙江美术学院教材编写组编②《艺用人体解剖》拉萨 .西蒙伯尔特著 . 浙江摄影出版社二、课程简介《人体解剖》课程是美术学师范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在古今中外的艺术实践中,人往往是艺术表现的主体。无论在绘画艺术或雕塑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总是占据很大的比例。因此,在美术教学当中,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比例及运动变化规律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关系,人体比例,人体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关系,人体各部分骨骼和肌肉的位置、名称、运动规律、功能和作用,人体的运动规律和透视等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人体复杂的运动及其外部形态的基本规律,理性地分析人体结构,准确表现其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关系,为人体课训练及今后的艺术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三、 教学目的要求 1. 首先,在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发下,通过一学期32 学时的课内外学习,引导并要求学生掌握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临摹为主要学习手段,辅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关系,人体比例,人体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关系,人体各部分骨骼和肌肉的位置、名称、运动规律、功能和作用,人体的运动规律和透视等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人体复杂的运动及其外部形态的基本规律,理性地分析人体结构,准确表现其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关系。2.其次,《艺用人体解剖》是造型艺术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因此,在美术教学当中,应启发式引导学生认识到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内在关系。要求一年级新生在初步掌握人体解剖学理论和准确表现其结构特征的同时,明确领会本课程与素描、速写、装饰画、油画、国画、泥塑等人物造型课程之间存在造型技法联系和不同的审美要求,作出深度的视觉审美总结,为以后学习相关课程奠定必要的人体造型基础。四、教学方法建议1.教师应严格按大纲教学;2.第一单元课前须向学生讲明相关教学要求,做好课题设计; 3.每学期提供示范作品,并且随堂示范,并集中讲解新课程的有关知识和临摹方法与步骤,使学生对新课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4.教师应收集有关人体解剖图片,特别是要提供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风格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