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提纲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1 操作系统的定义 p1,p9、作用 p2定义: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作用:(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用户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使用计算: a)命令方式。 b)系统调用方式。 C)图形。窗口方式。(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针对四类资源进行有效管理:a)处理机管理。 b) 存储器管理。 c)I/O 设备管理。 d) 文件管理。(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2 操作系统的分类、特点、 适用场合 P7分为四类:(1)单道批处理系统。特点: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适用场合:很少使用(2)多道批处理系统。特点:多道性、无序性、调度性。适用场合:大中小型机都配置了它,一般用于计算中心等较大型计算机系统中。(3)分时系统。特点:多路性即同时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适用场合:查询系统。(4)实时系统。特点: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可靠性。适用场合:工业控制系统或事务处理系统,例如:飞机火车订票系统、情报检索系统、武器的控制系统。飞机的自动驾驶系统、导弹制导系统。注解:微机操作系统按运行方式分为:1、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 CP/M、。2、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Windows。3、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Solaris OS、Linux OS。操作系统的目标: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3 操作系统的特征操作系统都具有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这四个基本特征。(1)并发性: 指两个或多个时间在同一时间间隔发生。在多道程序环境下, 并发性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宏观上有多个程序在同时运行。进程和并发性是现代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2)共享性:是指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线程)共同使用,相应的把这种资源共同使用成为资源共享,或称为资源复用。 方式:a)互斥共享方式。 b) 同时访问方式。(3)虚拟技术: 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用于实现虚拟的技术称为虚拟技术。两种方式实现:a)时分复用技术。 b)空分复用技术。(4)异步性:进程是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前进,此即进程的异步性。*4 操作系统的功能(1)处理机管理功能(2)存储器管理功能。(3)设备管理功能。(4)文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