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 1 页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和创新意识。3.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互助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教学难点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教学具准备课件、三角板、五角星、剪刀、纸扇、钉子板、皮筋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尺)把你的三角尺拿出来,你能找一找它身上的角吗?再用手摸一摸哪里有角。[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1.认识角。课件显示:钟面、剪刀、长方形、五角星。谈话:它们都是角的好朋友, 从自己带来的这些物体中能找出它们身上的角吗?再摸一摸。在课件上把这些物体的其他部分隐去,留下角的轮廓。 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角有一样的地方吗,根据学生的叙述写上角各部分的名称。追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设计意图:通过看、找、摸的活动,体会角在面上,并借助课件帮助学生体验角的抽象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2.做一个角。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 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做一个角吗?(每个小组都有多种可做角的材料。)用你喜欢的方法做一个角, 感觉你做的角与同桌做的角大小怎样?展示一下你做的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做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做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3.角的大小比较。(1)提问:能使你做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得到的?(2)课件演示例 3 钟面图( 7 时、3 时、 2 时、7 时 20 分)。谈话: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 有没有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3)生活中,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课件演示(3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 2 页时、7 时 20 分)钟面,小朋友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的?(可能有学生用课本介绍的方法, 也前能通过数分针与时针之间有多少小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