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市教师〔2012〕2号关于组建兴义市“十二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团队的实施意见各乡镇(街道)教育辅导站、市直中学:根据省、州、市“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要求,为顺利完成我市“十二五”教师培训任务,增强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经研究,决定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集培训、教学、教研于一体的、具有较高水平的管理者和学科培训者专家团队。为使此项工作顺利实施,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教育强市”目标,通过理论学习、教研教改、教学实践及网络研修等形式,提高培训者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系统分析思考能力、网络研修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和培训的指导能力,为我市继教培训,特别是校本培训提供人才支撑,更好地发挥培训者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我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二、目标任务管理者、培训者团队是指以管理者、培训者队伍建设为任务,整合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力量,形成教师培训实施、研究与创新的培训教学工作组合。通过培训、实践锻炼、自修、研修等途径,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和完善管理制度,创造宽松而严谨的研训环境,建设一支满足我市教师培训需要的、具有明确发展目标、良好合作精神、有效运行机制的管理者、培训者团队。设置如下:(一)管理者专家团队(5—10人)。(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者培训专家团队(5—10人)。(三)中小学校长及学校中层干部培训者专家团队(5—10人)。(四)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强化提高培训者专家团队(5—10人)。(五)中小学(幼儿园)学科培训者专家团队(每个学科3—6人)。三、申报与遴选(一)申报与遴选办法管理者、培训者专家团队组成人员,通过个人申报、组织推荐,由市教育局专家指导委员会采取考试或考核的方法进行遴选,并公示无异议后产生。(二)申报的条件管理者、培训者专家团队成员应具有优良的政治思想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扎实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理论功底;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和教研能力、较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懂得教师心理和学习需求,有较强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和一定的教师培训经验;掌握并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善于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培训活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在本市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同一学科中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居领先位置,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特级教师或教育名师。2、省、州、市级骨干教师。3、参加过“国培”、“省培”计划培训的教师(含“高级研修”、“示范性集中培训”等)。4、主讲过市级以上(含市级)的专题讲座、专题报告、经验交流的教师。5、在优质课、示范课评比中,获市级以上(含市级)一等奖的教师。6、艺术、体育专业的教师,其本人在教育、体育、文化主管部门主办的汇演、汇展、竞赛中获市级一等奖、州级二奖、省级三等奖以上表彰。(三)评定的基本程序1、要对照申报条件,提出推荐对象报市教育局教师培训中心,同时在广大教师中进行宣传,鼓励符合条件的教师自愿报名参加遴选。2、市教育局专家指导委员会采取考试或考核的方式,初审推荐对象,确定入选名单,并报市教育局党组审定后进行公示。3、经公示无异议,由市教育局颁发兴义市“十二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管理者、培训者专家团队成员聘书,聘期为三年;可以续聘续任,也可以辞聘或解聘。四、团队建设要求1、管理者、培训者专家团队成员要树立终身教育观,及时了解本专业、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2、踊跃参与专家团队的培训活动,积极开展同伴间的交流、研讨。及时在本市、本校内共享培训成果,努力发挥专家团队成员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3、凭借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与同组教师开展网络研修。认真记录研修过程及研修效果,形成电子文本,以便记载研修成长历程。4、积极承担本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任务,创新培训模式,认真组织完成各培训教学环节任务。5、积极组织、推荐精品课程和特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