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根据水建学院党委确定的“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党委深化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布置要求,在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的过程中,就自己所负责的学院教学工作,对我院教学工作特别是针对 8版培育方案的完善与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讨论,先后与我院四个系的老师进行了座谈,同时也分析了学院教学管理中的档案资料,现就教学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思路三个方面进行的分析总结。 一、 教学工作现状 我院办学历史已有 77 年,可追溯至 1932 年由近代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创办的陕西省水利专科班,是全国最早开办水利类专业的院校之一。学院其他专业的设置与进展,也主要依托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办学积累应运而生。在办学历程中,李仪祉先生所创办的水利专业作为学院的特色与优势专业不断进展壮大,带动了学院群体专业及学科领域的协调进展与突破,这期间学院先后曾有 9 个本科专业办学经历(目前有 7 个本科专业招生)。 1985-1987 年间是学院专业进展较快的阶段,当时应国家大力进展高等教育的需求和考虑充分利用学院教育教学资源的实际,先后申请设置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85 年)、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86 年)和水土保持(87 年)3 个专业,当时除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专业为农业工程类外,其余均为水利水电类专业。上述 3 个专业的设置,实际上是我院农田水利工程专业的外延和扩充,其主要特点是具有共同的专业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础且业务相近,与我院的办学条件十分吻合。1996 年,随着国家对水电建设人才需求的增大和学院办学能力的增强,申请增设了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98 年国家第四次专业目录调整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1999 年 9 月合校以来,学院专业进展顺应了学校总体办学思路和学科整合方案,于 XX 年申请设置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XX 年根据学院专业进展及国家对人才市场需要又增设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此同时停招了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在这期间,根据学校总体布局及整合方案,将原属林学院的土木工程和园艺学院的城市规划专业划归到了学院,同时将我院的水土保持专业划归资环学院,从而形成了学院 9 个本科专业办学经历与格局,使学院以水利为主的专业结构呈现多样化,由原来的 2 个(水利工程、农业工程)专业门类演变为现在的 5 个专业门类。专业结构与布局渐趋合理与协调进展。 学院目前拥有农业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