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中的于连和《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同属个人奋斗的典型,试比较它们人生道路的异同。(1)于连是法国复辟时期个人奋斗者的典型,具有平民意识和反抗心理,对贵族大资产阶级怀有本能的厌恶。他走的是一条反抗——妥协——失败的人生道路。(2)拉斯蒂涅是复辟王朝后期到七月王朝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野心家的典型。他初到巴黎时, 想通过勤奋努力获取功名,但抗拒不了上流社会的诱惑。对权力和金钱的饥渴使他泯灭良心,堕落成狂热的向财富和权势进攻的野心家。(3)于连和拉斯蒂涅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都雄心勃勃、聪明能干、意志刚强。都以个人名利为前提,想通过自己的奋斗发财致富,飞黄腾达。表现在行动上,他们都走了一条不择手段向上爬的道路。但结局却不一样。 于连出身平民, 为了达到目的对现实社会既反抗又妥协,但最终还是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贵族阶级决不允许他跨越封建等级制度的樊篱。而拉斯蒂涅成功了,因为他与封建贵族同属一个阶层,他在金融资产阶级逐渐打败封建贵族的时期,由没落贵族子弟演变成资产阶级野心家,其后逐步飞黄腾达官至副国务秘书。41.比较法、英、俄三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1)都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一般特征: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具有批判性、 暴露性、 改良性;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2)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往往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矛盾, 揭露金钱的罪恶, 描 写个人反抗者的形象,贯穿着科学和理性主义精神。( 3)英国批判主义文学最先接触劳资矛盾,正面描写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描写“小人物”的命运;具有温和的人道主义和浓厚的改良主义倾向,感伤色彩和劝善说教明显。(4)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与人民解放运动紧密相连,以批判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为主要内容;具有悲怆的情调,反映时代苦难,表达知识分子的忧愤、焦虑及人道主义思想;独特的形象系列,产生了多余人、小人物系列;有系统的文艺理论作指导。35.简述《巴黎圣母院》一书的美丑对照原则。答:美丑对照原则是:“丑就在美的旁边,恶善共存,黑暗光明相共,因此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同时表现丑,不应像古典主义那样只写崇高和优美。”雨果认为,美丑并列可以通过否定达到对美的肯定,而如果将夸张了的美与丑集中在一起,其对照效果会便好。在《巴黎圣母院》中,人物形象刻画方面,既有外貌美丑的对照,也有内心善恶的对照,如伽西莫多外貌奇丑,却表现出正义、勇敢、真诚和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