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总 15 页蜀河中学 2016 届高三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试范围:必修一考试时间: 9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 道小题,每小题1.5 分,共 45 分)1.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他描绘的中国乡土社会组织体系是( ) A.“家国同构”理想的表现 B.宗法制度文化的反映C.“三纲五常”原则的体现 D.分封制森严等级的反映2.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旧时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 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 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官僚政治的弊端C.中央集权的削弱 D.行政效率的低下3.《布尔什维克》是1927 年 10 月创刊( 1932 年 7 月停刊)的,由瞿秋白在国统区主编的第一份秘密机关报。它宣传的内容可能有①抨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屠杀人民的罪行②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③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理论④公布共产国际的重要决议与指示A.①②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③④4.下图是中国1940~1947 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1940-1944 年是抗战时期,以抗日战争为重任,因而“民主”出现频率不高②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因而“民主”出现频率较高③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民众热议“民主”④1947 年内战,“民主”频率下降A.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第 2 页,总 15 页5.发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宫文物大迁移,是中国人民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奇迹。下图是当年故宫文物南迁路线图,对其各阶段南迁的背景说法正确的路线说明背景表述①1933 年起,故宫文物开始分批运往上海A. 日本侵占东北,进退华北危及平原②1936 年故宫文物运往南京保存 ,1937 年运往四川B. 武汉会谈结束,日军占领华中重镇③1947 年文物从重庆运回南京C.重庆谈判进行,国共达成一致意见④1948 年底至 1949 年初部分文物运至台湾D.北平和谈破裂,国民党败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