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融人文素养于科学教育之中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 将是一门科学”。他又说:“自然界的社会现实, 和人的自然科学或关于人的自然科学,是同一个说法。”当今现实已经证实了马克思的预言,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统一,科学整体化发展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所以在自然科学的教学中如何贯穿人文素养教育, 而不仅仅是具体学科知识的传授,现象的罗列⋯⋯深刻挖掘教材, 融人文精神于科学精神之中,笔者做了初步尝试,以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为例加以论证。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开篇,也是继续学习牛顿第二、第三定律的基础。 牛顿第一定律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但学的比较简单, 对概念的理解也很肤浅; 所以在高中阶段再次学习这个内容时,不仅要在知识上有所突破, 而且还要从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认识论上有进一步的提高。 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对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突破:一、在科学知识的讲授中, 适当穿插科学发现和发明的历史以及科学家的故事从人类开始思考力和运动的关系到形成牛顿第一定律历时两千多年,这其中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 也走了一些弯路。 了解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它们的本质。而且历史上物理学家对某一物理现象、概念或规律的发现,其思维过程与今天学生认识这一问题的思路往往有类似之处,现在学生头脑中认识这一问题还存在“亚里士多德”式的错误。所以借助于物理学史料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澄清认识。(一)教材上物理学史的-- 有以下不足:1.课本上引述了一段亚里士多德的话“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这是对力和运动的一个错误认识。高一《物理》教材上对亚里士多德的介绍几乎没有,谈到他的时候都是引用他的一些错误观点,这样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误解。我们应当对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有卓越贡献的人物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论述。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2.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一个不变的、终结性的东西。对牛顿之前,讲了从亚里士多德以来近两千年的历史,而对牛顿之后却只字未提,这就使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领悟有一种僵化的感觉。事实上惯性定律是人类理性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发展的产物,它不仅在牛顿之前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在牛顿之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二)教学中对不足之处做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