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债券银行”的成功实践

“债券银行”的成功实践_第1页
1/2
“债券银行”的成功实践_第2页
2/2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债券银行”的成功实践 摘要:截至 2024 年 11 月末,国家开发银行金融债券发行突破 3 万亿元。回顾了开发银行的成功实践;指出在开发性金融理念的正确指引下,开发银行不仅筹集到巨额资金有力的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还在政府主导下与政府一道承担起制度建设的义务,在主动建设市场中探究解决中国两基一支领域长期融资的困境。并始终以市场化手段和一流经营业绩努力实现国家信用证券化的目标。 关键词:债券银行;开发性金融;国家信用证券化 截至 2024 年 11 月末.国家开发银行金融债券发行突破 3 万亿元。开发银行用 8 年时间突融债破券第发一个行 1 万亿元,用 3 年时间,登上 2 万亿元台阶,又用 2 年时间,突破 3 万亿元,其在筹资领域的成功实践再一次证明了债券银行在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国家重点建设方面所发挥的得天强厚的优势。 1994 年 3 月,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投融资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双重产物诞生了。国家将开发银行设计为债券银行模式,反映出国家在经历了建国以来投融资领域从财政拨款到拨改贷的历史沿革后,在尝试一种新的效率更高、资源配置更合理的融资模式 受当时经济环境与市场发育程度的制约,为保证开发银行起步运行,国务院决定由人民银行以行政派购方式为开发银行组织金融债券发行。派购发行保证了开发银行信贷资金需要,支持了开发银行的进展,也为开发银行日后的市场化筹资积累了宝贵经验。 但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行政派购发愤的弊端逐步显现。此外,从外部环境看,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需要依托高效、规模较大的债券市场;商业银行退出交易所后,也需要一个新的投资场所,开发银行抓住历史契机,在人民银行的积极支持下,于 1998 年 9 月在银行间市场率先开始了市场化发行会融债券的尝试 二债券银行的启示:国家伯用证券化的转化 开发银行金融债券被视为准国债,尽管在管理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与国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债共同担负着为国家筹集大额、长期建设资金的职能。 开发银行的进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 1998 年前的政策性金融和之后的开发性会融。拐点始于 1998 年开发银行的自身改革,而指导这一改革的理论正是开发性金融。开发银行开始在政府主导下,讨论制度建设的规律,与政府一道承担起制度建设的义务,在主动建设市场、培育市场中,探究解决中国两基一支长期融资的困境,这正是开发性金融理论的历史使命。 另一方面,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债券银行”的成功实践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