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课程纲要》分享课活动总结 《课程纲要》分享课活动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课程纲要》分享课活动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从假期的个人编写课程纲要,到开学第一天的课程纲要培训,教研组课程纲要集体备课沟通。前期的准备工作一一就绪。2 月 25 日开始,各组执教课程纲要分享课的老师分别在本组进行了试课、磨课活动。为了此次活动,各组老师都付出了自己的辛劳。2 月 26 日,学校课程纲要分享课观摩活动拉开了帷幕,本次上课老师 16 位,涉及到学校各个学科。经过实践、反思和研讨,现总结如下: 一、分享课活动的意义。 经过此次活动,我们首先认识到了做《课程纲要》和《课程纲要》分享课的意义。 《课程纲要》是老师对所教课程通过讨论和分析,所形成的整体认识、理解的体现,是对所任教课程的整体规划。一是它具有简略性和纲领性。所以不应该冗长、艰涩难以理解,应该简短、通俗易懂。二是整体性和规划性。应该是老师对所任教学科的融汇理解,对一学期教学几个方面工作的整体规划。因此它应该是站在一定高度对学科教学、学期教学的通览,也是根据实际情况的纵向、横向对比理解。通过《课程纲要》的编写,老师要对所任教学科有清楚的、个性化的认识,梳理出本学期教学工作(学科教学)的整体规划。 通过《课程纲要》分享课,一是让学生对教材有个整体的感知,对本学期的教学活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明确目标。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纲要》和分享课是有区别的,后者尤其要注意“分享课”这个名词。 分享课:不是老师说学生听就行。而应该是互动的,是老师引导学生参加,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共同实施的课。 二、分享课基本流程共识 通过研讨活动和学习,对分享课的’基本流程进行了总结。大家可以互相借鉴。每一学期开学,每一位老师都应该上好此课。 (一)整体认识任教课程环节 此环节可以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让学生对任教学科有整体的认识,激发学习的兴趣激趣导入。 例如用一首优美的歌曲导入,用一首说语文是什么的小诗导入,用一道趣味数学题导入。以轻松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