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个人职业规划范文集合五篇 个人职业规划篇 1 17 岁的梦想与现实 1982 年的秋天,四川泸洲化工学校迎来了一批新生,其中一个穿着极为普通的就是唐晓泉。作为一名新生,他没有那种初入校门的激动,他的心情极为复杂——他当年的高考分数高于录用线,本可以稳上大学,但体检医生一个失误击碎了他的大学梦,在当时“服从分配”为绝对原则的状况下,他没有其他选择,只有去读中专。他心中满是不平和委屈,根据他的话说,就是“上中专的时候,我心里就一个念头,我是可以上大学的。” 不过,这 3 年的中专生活却为了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基础,“上中专的时候,我的模拟和数字电路学的是最好的,这为我以后的讨论工作打下了基础。当时我的老师也就是现任西南交通大学计第 1 页 共 29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算机与通信学院院长范平志博士对我的影响最大。当时我比较重视动手能力,不重视理论知识,一次我没有认真完成数字电路作业,范老师在我的数字电路作业本上写下了‘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理论的实干是蛮干’我把这两句话记在了我的数字电路课本上,它实际上成为我学习的座右铭。”他回忆道,“我现在也常常对我的讨论生说:‘我与其他 pcb 设计人员的一个重要区别不是因为我是博士,而是因为我的数学功底较深,能灵活应用电磁场理论,所以我设计出 pcb 的性能也好’。” 也是在读中专的时候,他就开始动手搞些科研革新并总结经验,写成论文,在校期间,他就在《电子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这个论文写的是关于自行车后车灯的革新问题,没想到,我现在做的就是汽车电子车灯方面的问题。”他笑道。 中专毕业后,唐晓泉被分到成都一家橡胶厂做仪表技术员。由于工作出色,在他 24 岁的时候,就成了这家有 1,800 人工厂的仪表第 2 页 共 29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方面的主要负责人,他的前途看起来很好,假如照这样的路进展下去,也许在 30 岁的时候他就成了厂里主管设备的主要负责人。作为一名中专生,他的仕途生涯前程似锦。 但是,此时他做了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决定——他要去读硕士。“其实原因很简单,是为了解决我的夫妻分居两地问题,因为我的妻子离我很远,我得想办法把她调过来。”就这样,唐晓泉开始了他的冲击硕士的战役,“我考了 3 次,第 3 次才考上的。”他坦承,因为没有上本科,他的许多课程都是当时跑到川大等学校旁听来的。“最后一次,我复习的时候,亲朋好友都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