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为教师成长做些什么

为教师成长做些什么_第1页
1/4
为教师成长做些什么_第2页
2/4
为教师成长做些什么_第3页
3/4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为老师成长做些什么为老师成长做些什么 三年前,我们开展了“你认为老师再成长必须要做的事是什么”的主题调研。通过对近千份问卷的整理和与数十名老师座谈,我们对“阅读、课堂、科研、写作”四项成长策略达成共识。大家一致认为,假如将老师看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阅读是吸取养分的根须,课堂是向上舒展的茎叶,而科研则是智慧开放的花朵,写作就是压弯枝头的果实。只有充分吸足了养分、尽情舒展,我们才有花香果甜。于是,我区教育局通过文件的形式确定了老师成长的“四项行动”:阅读、课堂、科研、写作。“阅读”即每位老师必读所教学科的课标、教材、推举学科专业书籍和自选书籍;“课堂”即每学期每位老师上一节组内研讨的下水课、作一次集体备课的主讲、当一次主题研讨课的主评;“科研”即每位老师必须参加问题、小专题或课题讨论;“写作”即老师每年必须撰写教育随笔、成长故事、教研论文等文章。 一、怎样开展老师成长的“四项行动” (一)阅读,播下思考的种子。 阅读是激发和唤醒老师思考的最佳途径。有一篇文章叫《种子的力量》,文中说:“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的。”我们要求每位老师必须做到“四个读”:一是名家引领读理论。大部分一线老师对教育理论都不大感兴趣,教研室通过调研,推举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同时请《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的作者闫学和《论教育家》的作者孙孔懿来我区讲座进行现场沟通。二是解读课标析精髓。为了老师们能够更好地把握课标,教研室制作了“名师+骨干老师”的课标解读视频,通过我区教育信息网和教育电视台让老师观看,并定期组织全体老师参加区域课标学习的达标测试。三是讨论示范读教材。为了让老师用好教材,教育局请名师分析解读教材,指导集体备课,与名师同课异构,使广阔老师对教材有了整体的把握和深度的理解。四是沙龙征文自由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张茶几、几张小凳就开始了老师们阅读的自由行。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二)课堂,获得成长的力量。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一个好局长造就一方好教育,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局长、校长聚焦课堂才会带来好课堂。局长和校长进课堂已成我区的常态。教研室还采纳菜单式定制服务,教研员坚持“周跟进、日跟踪”,不定期听推门课,对比“标、本、案、课、思”进行课堂询诊、问诊,促进老师教学水平提高。为了促进骨干老师脱颖而出,教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为教师成长做些什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