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日期:2019/4/22汇报人:xxx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传统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名称的由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习惯把国有企业称为“国营经济”。•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采用了“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称谓。•在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正式采纳了“国有企业”的提法。•“国有企业”的雏形•新中国的国有企业是在继承解放区的军工企业、没收官僚资本、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各个时期国家财政投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企业的生产和基本建设接受指令性计划指导,物资供应大量使用实物指标,产品和物资实行统分统配制度。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壹第二阶段:1992年-2002年貳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叁目录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壹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一、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的探索阶段——扩权让利与承包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二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并且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1、1978-1983年——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点阶段•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主要从扩大企业自主权、调整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开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自此,扩大企业自主权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起点。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1979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关于国有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关于开征国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税的暂行规定》•《关于提高国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改进折旧费使用办法的暂行规定》•《关于国营工业企业实行流动资金全额信贷的暂行规定》重要文件①国家对企业主要考核产品产量、质量、利润、合同执行情况等四项指标,企业必须完成这四项指标,才能按核定和规定的留成比例提取全部留成资金。②实行利润留成制度,即把原规定的全额利润留成办法改为基数利润留成加增长利润留成的办法,并规定了全额分成比例的计算方法一般以基年(1979年)企业所得为基数分别核定。③逐步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实行固定资产有偿占用制度和流动资金全额信贷制度。④在定员定额前提下,企业有权决定自己的机构设置,有权任免中下层干部。重要规定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1981年11月、1982年11月•《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当前完善工业经济责任制的几个问题》重要文件决定全国实行企业经济责任制工业责任制:1、国家对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处理好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尤其是分配关系。主要形式:利润留成、盈亏包干、以税代利等。2、建立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处理好企业和职工的关系。主要形式:计分计奖、计件工资、超产奖、股东工资等。案例宁江机床“变身记”•1954年前后,通过苏联援建,宁江机床厂母公司南京机床厂成立。•1965年,响应“三线建设”号召,国营宁江机床厂在灌县(今都江堰市)建立。•1978年,列入四川首批6家国营企业放权改革试点。•1979年,在《人民日报》上刊登新中国第一张生产资料广告,开启10年大发展时代。•2000年,响应国家“国营企业三年脱困”总体部署,整体改制为全员股份制公司。•2006年,引进五粮液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设立了国有控股有限公司——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2007年,实施企业腾笼换鸟、整体搬迁。•2014年,改制成为地方国企、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民企、核心员工共同持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2018年,由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完成的“高性能数控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让国有企业拥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是最初的企业改革要求。1978年10月,四川省选择宁江机床厂等6家企业进行扩权试点,拉开了国企改革的序幕。1979年2月12日,中央四川省委在总结6家企业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扩大企业权利,加快生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