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建筑 ——张永和 基本密斯 密斯·凡·德·罗的“上帝存在于细部之中”首先让我想到的是他的巴塞罗那馆中的钢 柱:十字形横截面,由除了铆钉螺栓外 16个部件拼装而成。还有他的吐根哈特宅中的玻 璃幕墙:可用电动装置使之沉入地下室。相信密斯在这些精巧的细部中曾与上帝谋面。 后来发现密斯与上帝有着一种更广泛的接触。这种接触可以在一张图中得到印证: 密斯1923年砖宅的平面。不是现在能见到的他本人画的那张草图,而是德国建筑史家维 尔纳·布莱泽(Werner Blaser)重绘的那张:平面上的每一块砖都精确地画了出来。该 图所剖的标高显示: 所有墙均为两砖厚。 图面上垂直向的墙都是砖的长边向外。墙厚由两块长边平行于墙面的砖夹一块长边垂直 于墙面的砖构成。 水平向的墙都是砖的短边向外。墙厚由两块长边垂直与墙面的砖构成。 还有两个厚实的砖体。其中之一有一凹进处,该是示意壁炉。灰缝横竖拉通。此外对它 们没有更多了解。 我们从图中可以得出砖宅墙的特征: 传统的英式砌法,砖的长边与砖的短边在墙面上层层交替。即民间俗称的一顺一丁或满 丁满条。 两堵相互垂直的墙的搭接方法:同一层上,一墙面上砖的长边外露,垂直于它的另一墙 面上必然是短边外露。图中表示的砖层为垂直向墙面露长边,水平向墙面露短边,意味 着在它上面或下面一层这个关系便会调换过来。 所有墙的长度是以砖为模数确定的。 墙上没开任何洞口。 工人几乎能够直接按照这张图来施工。而砖宅是研究性的设计,可以说它的施工在纸上 已完成。即这不是施工图而是施工本身。没有了施工图的烦琐,也没有复杂的节点或精 巧的细部,这张图更清晰地体现出来的是密斯建筑一种基本的、普遍的精确,砖宅平面 图只限定了建筑的四个质量: 一、 材料:砖; 二、 建造:砖的砌筑方法; 三、 建筑的形态,即房屋构件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墙的独立性、连续性以及墙与墙之间 的交接,玻璃窗与砖墙的节点除了轴线对齐外没有更多交待,从透视图看,玻璃是通过 窗框(很可能是钢的)固定在砖墙上的; 四、 建筑的空间:开敞和连续的房间;作为围护的砖墙在空间中还起导向作用,随着其 中三堵向外作概念上的无限延伸,墙有着将空间从室内导向室外,从中心导向边缘的趋 势。 密斯设计砖的住宅,但没有在平面上描述家居与建筑的关系。它仅暗示了功能分区,通 过不同尺寸空间的分布。密斯不讨论建筑的使用是否说明他认为上述的四个质量已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