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详尽版) 第一节 概述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是以不同原因所致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凝血酶增加以及广泛微血栓形成为病理特征的获得性临床综合征。 在 DIC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其始动环节是由于某些促凝物质大量入血,使机体凝血系统被激活,进而引起机体凝血 - 抗凝血功能平衡紊乱。在微血管内广泛地形成主要由纤维蛋白( fibrin, Fbn )和聚集血小板构成的微血栓过程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加上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及贫血。 DIC 患者发病的严重程度不一,有的临床症状十分轻微,甚至是“隐蔽”( occult ),病人体症也不明显,只有用比较敏感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才能发现;但也可以比较严重,如急性 DIC 患者发病急、预 后 差 ,死 亡 率 高 达 50% ~ 60% 。 第二 节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 DIC 的病因是指 容 易 引起 DIC 的一些基 础 性疾 病。 下 表 为DIC 的一些常 见 病因,其中感染 因素 引起的 DIC 约 占 DIC 发生率 的 30% ,如细 菌 性败 血症是引起急性 DIC 的常 见 病因;恶 性肿 瘤 、急性早 幼 粒 白血病发生 DIC 约 占 发生率 的 20% ~ 28.3% ;外 科 手 术 及广泛组 织 损 伤 导致的 DIC 约 占 12.7% ~ 15% ;另 外 ,产 科 意 外 并 发急性 DIC 约 占 8% ~ 20% 。因此 ,在临床上遇 到 存 在易 发 DIC 基 础 性疾 病的患者,并 出现了无 法以现有临床证 据 解释 其出血症状时 ,应 想 到 发生 DIC 的可能。 DIC 的病因分类 类 型 主 要 疾 病 感染 性疾 病 革 兰 氏 阴 性或 阳 性菌 感染 、病毒 性肝 炎 、流 行 性出血热 、病毒 性心肌 炎 等 肿 瘤 性疾 病 转 移 性癌 、肉 瘤 、恶 性淋 巴 瘤 等 血液 性疾 病 急慢 性白血病、溶血性疾 病、异 常 蛋白血症等 妇 产 科 疾 病 感染 流 产 、死 胎 滞 留 、妊 娠 毒 血症、羊 水 栓塞 、胎 盘 早 剥 等 创 伤 及手 术 严重软 组 织 损 伤 、挤 压 伤 综合征、大面 积 烧 伤 、大手 术 等 此 外 ,在疾 病过程中某些因素 也能触 发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