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储能机构的操作方式 1、 合闸弹簧储能:开关处于起始分闸状态,合闸弹簧和分闸弹簧末储能,开关无法操作;电机得电后,通过驱动机构使合闸弹簧储能,操动机构准备合闸。 弹簧机构在紧急情况下,可用手动储能。 2、合闸 通过激励合闸脱扣器,合闸弹簧释放能量,经驱动机构使灭弧单元触头闭合;在此过程中,分闸弹簧实现储能;几乎在合闸过程的同时,电机将自动启动,合闸弹簧重新储能。 3、分闸 通过激励分闸脱扣器,分闸弹簧释放能量,经驱动机构使灭弧单元触头拉至分闸位置。 4、合闸弹簧和分闸弹簧释放能量步骤: (1) 断开直流储能电源; (2) 开关分闸(在合闸状态); (3) 开关合闸; (4) 开关再分闸; (5) 断开控制电源。 近年来,35、10 kV 具有弹簧储能机构的断路器越来越普及。与过去的直流电磁机构相比,具有动作速度快、合闸电流小、储能电源容量小、交直流均可使用等优点。弹簧储能机构的特点是:合开关时,已储能的弹簧释放能量;开关合上后,弹簧储能,为下一次合闸做准备。也就是在运行中如失去储能电源仍可合闸操作一次,分闸时,储能弹簧能量不释放。从张掖地区电业局 2000年所发生的事故中发现,这种操作机构也存在一些问题。 1 事故情况 张掖地区电业局于2000 年投运的第一个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将所有故障信号通过后台机发出,无功自投通过后台软件控制电容器投切。在运行中发现115 电容器控制回路断线,经检修人员检查系行程开关接点和合闸继电器接点粘连,造成合闸线圈烧坏。 2 事故分析 经检查登录信息发现,只有 “弹簧储能动作”信号,而无 “弹簧储能复归”信号。如图1 所示,这次事故是闭锁合闸的行程开关 WJ 接点粘连,后台无功自投软件控制电容器合闸,由于弹簧储能机构未储能,开关合不上闸,200 ms 后, 合闸接点HJ 返回,因接点容量有限,断弧造成接点粘连,使合闸线圈长期带电而烧坏。 开关在分合闸时通过开关辅助接点DL 来断弧, 不能通过行程开关的接点和合闸接点来断弧。因为10 kV 的行程开关接点容量小,加上开关机构性能调整不好,造成开关在合闸时,有的开关连续合闸2 次。第一次没合上时,辅助接点DL 没切换,不能断弧,由于弹簧能量释放,行程接点打开,通过行程接点来断弧,虽在接点两侧并了电容吸收电弧,但由于接点容量有限,容易使行程开关的接点烧坏或粘连。 3 防止措施 3.1 对 10 kV 开关机构进行调整,保证合闸一次成功。 3.2 在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