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强对流潜势预报系统各个参数说明 (1) 沙氏指数SI 反映大气稳定状况的一个指数。它定义为850hPa 等压面上的湿空气团沿干绝热线上升,到达凝结高度后再沿湿绝热线上升至500hPa 时所具有的气团温度Ts850与500hPa 等压面上的环境温度T500的差值。 当SI<0 时,大气层结不稳定,且负值越大,不稳定程度越大,反之,则表示气层是稳定的。 SI= T500- Ts850 根据国外资料,SI 与对流性天气有以下关系: SI〉-3°C 发生雷暴的可能性很小或没有; 0°C< SI<3°C 有发生阵雨的可能性; -3°C< SI<0°C 有发生雷暴的可能性; -6°C< SI<-3°C 有发生强雷暴的可能性; SI<-6°C 有发生严重对流天气(如龙卷风)的危险; (2)抬升指数LI 气块从低层900m 高度沿干绝热线上升,到达凝结高度后再沿湿绝热线上升至500hPa 时所具有的温度Ts与500hPa 等压面上的环境温度T500 的差值。当LI<0时,大气层结不稳定,且负值越大,不稳定程度越大,反之,则表示气层是稳定的。 LI=T500-Ts (3)有利抬升指数BLI 把 700hPa 以下的大气按 50hPa 间隔分层,并将各层中间高度处上的各点分别按干绝热线上升到各自的凝结高度,然后分别按湿绝热线抬升到500hPa,得到各点不同的抬升指数,其中的负值最大者即为最有利抬升指数。BLI<0 时,大气层结不稳定,且负值越大,不稳定程度越大。 (4) K 指数 K 指数的定义为: K=(T850-T500)+Td850-(T-Td)700 其中 T 与Td分别表示温度与露点温度;下表500、700、850 分别表示500、 2 700 与850hPa。 K 指数计算式中第一项表示温度直减率,第二项表示低层水汽条件,第三项表示中层饱和程度。因此K 指数可以反映大气的层结稳定情况。K 指数越大,层结越不稳定,统计结果:K<20 无雷雨;20<K<25 孤立雷雨;25<K<30 零星雷雨;30<K<35 分散雷雨;K>35 成片雷雨。 (5)修正的K 指数MK Mk=0.5*(T0+T850)+0.5*(Td0+Td850)-T500-(T-Td)700 指考虑了地面温度状况的改进的K 指数。这里T0表示地面温度,mK 值越大表示气团低层越暖湿,稳定度越小,因而越有利于对流产生。 (6) 总指数TT 定义为:TT= T850+Td850-2T500 下标850 和500 分别表示850hPa 和500hPa。TT 越大,越容易发生对流天气。 (7) 强天气威胁指数SWEAT SWEAT=12Td850+20(TT-49)+2f850+f500+125(S+0.2) Td850表示850hPa 露点温度(°C),若 Td850为负数,此项为0; 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