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与取舍 在人们的社会或经济生活中,要经常面临各种各样不同的权衡取舍,可能会有许多种选择。出于人的本能,人们总是倾向于做出有利于自身最大利益方面的选择。但是更多的时候,出于各个方面的考虑或限制,我们需要在各个选择之间做出权衡。 经济这个词源自希腊语,意为“掌管整个家庭的那个人”。现在看经济学和掌管家庭的人之间似乎风牛马不相及。但事实上,家庭和经济之间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家庭中的很多看似浅显的取舍中,其实常常包含有很深刻的经济学原理。 一个家庭经常要面临很多的选择。例如,夫妻双方是不是都要出去做工;孩子是要自己抚养,还是要请个保姆,或是托付给父母;谁洗衣,谁做饭,谁掌握经济权;甚至是今天吃什么晚饭等等。每个家庭都需要在这之间做出权衡取舍,努力满足每个人的愿望,努力平衡各个方面的关系。 一个社会,亦或是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一个社会要考虑如何兼顾平衡各个阶层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水平,以及他们因此所应得到的收入水平,谁能入住花园洋房,谁只能挤在窝棚里,谁能开得起法拉第,谁只能挤公交。 对于国家,在权衡取舍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大炮和黄油”之间的选择。当我们把更多的钱用于国防,以保卫我们的国土免受外国(大炮)入侵时,我们能用于提高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消费品(黄油)就少了。而对于我们当今的世界,获取高利益与舒适的生活和保持清洁适宜的生存环境之间也存在着权衡取舍,而且可以说是很急迫,很重要的取舍。 《哥本哈根协议》是 2009 年 12 月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达成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根据哥本哈根协议,在2020年之前,建立一个每年 1000 亿美元的气候援助基金,以资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希望能在 2050年之前把全球升温控制在两度以内。但该协议对各国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 2010 年 3 月 9 号,中国致信联合国气候变化秘书处表示批 准 《哥本哈根协议》(Copenhagen accord),成为 最 新 一个批 准 该协议的重要经 济 体。印 度在同 一天 稍 早 些 时候表示加 入该协议。中国的批 准 ,标 志 着世界主 要的经 济 体和主 要的二 氧 化碳 排放国家,除 俄 罗 斯 外都 批 准 了《哥本哈根协议》。 这 本是一个早 该签 署 并且应 有更详 细 明 确 减排计 划 及目 标 的协议,尤 其 是对于我们这 个环境性 灾 难 日 益频 发的星球,也为 了全人 类 的利益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