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学教师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洪显利 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明确地把教师培养与发 展列为面向21世 纪的“园丁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 进一步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显然,教师是整个 教育的关键因素,是百年大计之中的本中之本。无数事实说明,教师是教育影响的主导者、 支配者。从人格到认知的意志、情趣、态度、兴趣、行为习惯,从有意识到无意识,教师对 教育环境的调控对中小学生来说可能是“决定意义的”。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 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尤其对向师性极强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 展影响更大,对于教育的成败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教师,他的学生心理 健康水平也高,反之亦然。所罗门(Solomon)教授曾说:“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 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 ,都是无比幸福的。相反的,如果他既不能由你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 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1〕而且,近年来有关 的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学历水平的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者占 有相当大的比例。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重视远远不够,与学生 心理卫生的研究相比,显得十分薄弱。因此,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进一步研究,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自卑心态严重 一方面,总认为自己的职业或职业的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并因此而苦恼。另一方面,对个人 的能力和品质做出偏低的评价,夸大自己的缺点。常伴随着一些特殊的情绪体验,如害羞、 不安、忧伤、失望等。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无所作为,悲观失望,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 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在人际交往中想象成功的体验少,想象失败 的体验多,缺乏自信,总满足于与工作范围内的人进行交流,而对其他人缺乏交往的勇气和 信心。 2、嫉妒情绪突出,虚荣心理明显 有些教师看见别人某些方面(才华、成就、品质、相貌、物质条件、地位)高于自己而表现出 心怀不满的情绪,甚至在行为上冷嘲热讽。另一方面,表现出自我中心,夸大自己的重要性 ,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高自我评价,事事都想超过别人,非常看重各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