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账户的分类和管理较为复杂,不利于经办人和存款人掌握 一是账户的分类较为复杂。如账户管理制度中将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按用途分成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4 类;专用存款账户根据核算资金性质分为基本建设资金、更新改造资金、财政预算外资金等 1 5 类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又按存款人主体分为临时机构临时存款账户、非临时存款账户、注册验资账户等等。同时,制度要求存款人在开立不同的账户时,须执有各类不同的证明文件。这样不仅增加了存款人办理业务的难度,也使账户管理的各类档案资料大大增加。 二是账户的管理模式较为复杂。按账户管理的规定,将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是否由人民银行审批分为核准类账户和备案类账户。对核准类账户根据账户性质和开户单位性质,实行分级核准制度。即企业法人、非法人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基本存款账户,由柜面人员核准;机关和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等的基本存款账户,要报账户管理部门负责人核准;预算单位开立、变更的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要逐级上报主管行长、行长核准等。这样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对特殊账户的控制和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容易流于形式,经常是由柜面人员核准事项、当场办结,事后再由各级负责人进行审核、补字签章。 (二)屏蔽账户管理查询功能,不便于基层人民银行日常工作 2009 年初,人民银行决定对账户管理系统的查询功能进行调整,屏蔽了账户管理系统的查询,新增加省级操作员的“协助查询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开户银行名称”的功能。功能调整后,保护了存储在银行结算账户内的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相关信息。但也对基层行的工作带来不少困惑。一是人民银行的一些相关职责无法履行。《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同一证明文件只能开立一个专用存款账户,查询功能屏蔽后,人民银行无法监测到同一存款人在各金融机构专用存款账户的开、销情况,从而无法控制同一存款人利用同一证明文件开立多个专用存款账户的情况。二是账户管理系统人民银行的高级业务主管的审核工作形同虚设。人民银行[2006]71 号文件规定:账户管理系统高级业务主管应对存款人开户资料存款人名称、工商执照号、税务登记号、组织机构代码证号进行审核,并与账户管理系统存储的相关信息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方可加盖账户管理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