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论 定义:应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习与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与教的一般心理学规律。 发展史: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著《灵魂论》,是一本最古老的心理学著作,他认为灵魂和生命肉体不可分的观点。 夸美纽斯教育要顺应认的自然本性。 裴斯泰洛奇首先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赫尔巴特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基础,他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其著有《普通教育学》和《心理学教科书》。 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写成《教育心理学》,从此西方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开始确立。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将西方科学心理学宇教育学实践的关系比作三种道路:单向道,死胡同和双向道。 第二章 学习的性质和分类 学习的定义:在经验获得的基础上,认得能力合伙倾向的变化。 判断标准:1.行为发生变化;2.变化相对持久;3.变化为后天习得。 学习分类 1. 按照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依据教育系统中传递的经验内容不同将其分为三类: a. 知识学习(就是知与不知);b.技能学习(就是会与不会);c.社会规范的学习。 2.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a. 言语信息 包括符号记忆,事实知识和有组织的整体知识 b. 智慧技能 包括:1.辨别,区分事物的差异能力 2.具体概念,识别同类事物的能力 3.定义型概念,应用概念定义对事物分类的能力 4.规则; 5.高级规则 c.认知策略 d.动作技能 e.态度 3.奥苏泊尔的两维学习分类 根据学习方式可分为:接受的学习和发现的学习两种。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这的原有知识关系可分为:机械的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 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为:1.学习材料有意;2.学习者有学习心向; 两维学习框架内,他又将有意义学习分为:1.符号表征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4.概念与命题运用;5.解决问题与创造。 第三章 学习论流派及其主要争论问题 1. 奥苏泊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其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提出,旨在阐明以文字符号或其他符号表征的知识学习与保持的性质,过程和受制约的因素。 2. 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 其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盛行于六十年代以后的认知心理学理论。是特为解释人 类大环境中给由感官觉察,注意,辨识,转换,记忆等内在心理活动,以及吸收并应用知识的过程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人类是信息加工者,心理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认知是一系列信息加工...